影響電動汽車報廢年限的電池因素有哪些?
影響電動汽車報廢年限的電池因素主要有以下這些。
首先是電池壽命本身,循環壽命受充放電過程影響,靜置壽命也會隨時間變化,一般靜置壽命應能達 15 年以上。
溫度至關重要,過高或過低都會加速不可逆物質生成,車輛配備熱管理系統能延長壽命。
其次是車輛使用情況,像出租車這種高強度營運的,報廢年限可能比家用通勤車短。
再者是車輛類型,不同類型電動汽車報廢考量因素不同。
還有相關政策,其變化可能影響報廢年限判定。
另外,廠家的整合能力也關鍵,出色的電池管理能力能彌補電池先天不足。
具體到電池壽命,影響因素眾多。充電不足,會導致內部化學反應不充分,電容減少,行程縮短。載重過大,消耗電量多,充電次數多,易報廢,應在核定范圍載重。過度放電再充電不適合電動車電池。過度充電和放電,會損害電池,縮短壽命。溫度過高或過低,夏天易發熱,冬天性能受影響,要注意冬暖夏涼。
電池損壞,如內部線路短路、極板腐蝕、電解液泄漏等,需專業維修,修不好就換新。
通常電動汽車使用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電池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等配件組成。小廠生產可能偷工減料,易導致發熱起火,應選大品牌鋰電池,其質量、安全和適配性好。
外部因素,三元鋰電池充電溫度 0 至 45 度,放電溫度零下 20 度至 60 度,溫度不當會影響壽命和安全。磷酸鐵鋰電池充電溫度 0 至 55 度,放電溫度零下 20 度至 70 度,熱穩定性較好,但也要注意使用溫度。
鋰離子電池壽命由自身質量和后期使用決定。自身質量包括電極片等輔件質量、化學體系匹配等。后期使用中,用戶習慣如駕駛、充放電等,及環境溫度和地形會影響電池工作物理量,進而影響壽命衰減。衰減原因有 SEI 膜增長或分解等,導致活性鋰減少等結果。正極材料的變化也會影響,如鈷酸鋰正極可能發生鋰離子過脫出等,三元材料長期循環可能結構坍塌等。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