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在技術創新方面有哪些突破?

國產車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諸多突破。

比如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優勢明顯,“王朝”和“海洋”系列車型暢銷,其電池、電機驅動和電控技術領先,智能駕駛也有重大突破,續航能力出色。第五代 DM 技術發動機熱效率達 46.06%,全球第一,百公里虧電油耗 2.9L,綜合續航里程達 2100 公里。

長安汽車積極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CS75 和逸動等車型受歡迎。

吉利通過收購沃爾沃提升技術水平和品牌國際影響力,帝豪和博越等車型市場表現佳。

奇瑞在動力系統、平臺開發、新能源技術、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等核心技術領域有重要突破,專利數量和質量領先,銷量穩定增長。

紅旗在造車核心技術上有新突破,成功攻克 983 項關鍵核心技術。

蔚來發布中國首個整車全域操作系統“SkyOS 天樞”,推出自研 5nm 車規級智能駕駛芯片。

這些突破讓國產車的產品質量顯著提升,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在市場中競爭力不斷增強。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一般情況下奧迪 Q5 比 Q3 價格貴,并非貴在品牌附加值,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通常,Q5 指導價高于 Q3,因其尺寸更大、配置更豪華。同時,維修保養成本 Q5 也更高,配件價格普遍貴 15%-20%。此外,在價格門檻上,Q5 起
影響 11 年奧迪 Q5 市場價格的因素眾多。市場競爭中,奔馳 GLC、寶馬 X3 等同級對手的表現會促使奧迪 Q5 調整價格;產品更新換代時,新款推出會使老款降價清庫存。成本上,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制造成本和售價。政策方面,購車補貼、購置稅
比亞迪 S7 的懸掛系統調校注重舒適性與操控性的平衡,能有效過濾顛簸,保障行駛穩定性。它前懸掛采用麥弗遜式設計,后懸掛是麥弗遜配三連桿式創新布局,下擺臂的獨特分解設計,提升了行駛穩定性與操控性。前橋獨立懸架搭配高強度越野型擺臂結構,后橋斷開
奧迪 Q5 fv6461hbqwg 的空間大小是夠用的。這款車軸距達 2.81 米,車內空間寬敞,五座布局能輕松容納一家人。座椅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乘坐舒適。后排座椅寬大,還可調節,且設有兒童座椅接口。后備箱常規縱深 920mm,最大縱深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