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的技術研發實力怎樣?
一汽大眾的技術研發實力十分雄厚。從人才層面看,近 2000 人的團隊中博士、碩士占比超 70%,還有德國大眾員工,平均年齡不到 36 歲,富有活力與創造力。硬件投入上,超 5 億元打造眾多頂級研發中心和先進設備,還新建多個高規格開發中心。在研發資金上,多年來投入巨大。并且在多領域積極布局創新。如此種種,盡顯其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 。
在人才培養與選用方面,一汽大眾進行了科學布局。為鼓勵創新,設立了創新獎,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激發團隊的創新活力。這樣的激勵機制,有助于在技術研發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新的方向,挖掘更多的技術潛力。
從研發硬件設施來看,其投入力度令人矚目。不僅硬件投入超過5億元,擁有眾多頂級研發中心和先進設備,而且還在持續加大建設力度。像新技術開發中心的落成,總投資8.6億元,建筑面積達7萬平方米,內部試驗設備先進,覆蓋六大領域,為研發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廣闊的實踐平臺。此外,還投資建設了國內面積最大的綜合性汽車試驗場,總投資17.4億元,擁有六大試驗模塊,能模擬各種復雜的實際路況和環境,為汽車的性能測試和優化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在研發資金上,一汽大眾多年來始終保持著高強度的投入。截至去年底,研發總投入已經超過180億元,近年來每年研發經費都達數十億元,例如2011年就計劃每年投入16億元。如此大規模的資金支持,為技術研發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確保了各項研發項目能夠順利推進。
在技術研發的方向上,一汽大眾積極在多個領域布局創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擁有了專業的人才隊伍和完善的試驗方法,還獲得了30余項專利,并且還有數十項正在申報中,展現出在新能源技術研發上的深厚積累和持續進取的精神。在智能化領域,積極與智能化商品供應商合作,引入地平線J6芯片,并且計劃在未來車型上搭載4納米制程芯片等智能功能,緊跟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潮流。
同時,一汽大眾在國企體制的優勢下,能夠獲得充足的資源投入研發。“十一五”期間投入150多億建成研發和試驗檢測基地,為后續的研發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技術開發部架構完善,下轄5個部門,22個科室,人員超2000人,高學歷人才占比55%,試驗設備超3000臺套,具備全過程開發能力。在車型開發上成果豐碩,紅旗H7、奔騰X80具備完全正向開發能力,探岳成為爆款車型,新寶來項目建立了核心Know - How體系,開發能力逐步增強。還在車聯網、自動駕駛等前瞻性研發領域搶先布局,參與奧迪車聯網服務開發,自主研發T - Box等技術,2009年成立新能源開發項目組,完成5代開利電動車開發工作。
綜上所述,一汽大眾在人才、硬件、資金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以及在多個領域積極創新和全面布局,使其在汽車技術研發領域具備了強大的實力。這種實力不僅支撐著一汽大眾不斷推出優秀的汽車產品,也推動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前行,為汽車行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