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實驗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

特斯拉在實驗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和挑戰。

比如,其最新電動皮卡 Cybertruck 在開發過程中,由于供應商奧托昆普提供的不銹鋼車身過重,影響了車輛續航能力,工程團隊為減輕重量嘗試了多種方法。

Cybertruck 在越野測試時被困,需借助其他皮卡協助脫困,可能是因復雜地形中缺乏足夠的牽引力和穩定性。

在安全測試中,車窗玻璃也曾出現破碎情況。

特斯拉 Roadster 跑車在發展初期,面臨著新能源部件生產、自動駕駛等方面的質疑。

量產難題困擾著特斯拉,“賣一輛虧一輛”的狀況難以改善,新能源車電池產能不足,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不利。比如 Model3,原計劃的產量未達成,交付量低于預期,超級工廠生產 Model3 電池的部分工作仍由手工完成,且需從電池供應商松下“借用”大量員工。

在自動駕駛方面,與 Mobileye 分手后,特斯拉改用英偉達 Drive PX2,但被指出使用的并非支持 L5 全自動駕駛的高級版,且當前的 Autopilot2.0 駕駛體驗不如 Autopilot1.0。

不過從長期看,自主研發算法和芯片對未來發展可能有好處。

盡管面臨眾多困難和挑戰,但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仍有優勢,比如在電池的行駛里程等方面表現不錯。未來,特斯拉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否在速度和穩健之間找到平衡,解決技術和產能制約,實現大規模量產。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7.98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機油粘度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而不斷降低。機油在發動機內長時間工作,會受到高溫、高壓以及各種機械部件摩擦的影響。在高溫環境下,機油中的分子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導致其粘度下降。而且隨著使用,機油中會混入雜質、金屬碎屑等,也會改變其內部的物理性質
最貴的汽車在車身材質、內飾工藝、動力系統及研發設計等方面成本最高。車身采用如碳纖維等輕質高強度材料,既減輕重量又提高強度,成本高昂;內飾追求極致奢華,選材與工藝精細;動力系統為達高性能,發動機技術不斷突破,設計制造復雜;研發設計需投入大量人
奔馳 SLK280 的油耗表現因行駛工況而異,整體處于同級別合理水平。高速長途巡航時,其油耗約 7.5 升,展現出良好的經濟性;市區路況下,油耗一般不超 12 升,平均約 12 - 13 升,擁堵時可能達 16 升。該車搭載 3.0 升 V
比克汽車的智能化配置較為豐富。從景區智能代步車來看,它能根據景區人流、路況等規劃路線,實現車輛調度管理智能化。在核心技術層面,生產線自動化與智能化水平高,電池管理系統可精準監測電池狀態并調整策略。智能駕駛上,先進人工智能技術讓車輛能多方位感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