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 logo 經歷了幾次重大變革

本田logo經歷了約 8 次重大變革。從最初的紅色大寫“HONDA”字母,到 60 年代四輪汽車啟用大寫“H”標志、摩托車采用機翼圖像與“HONDA”徽標;80 年代“ H”與“HONDA”在四輪小汽車上并用;此后“H”標志不斷在形狀、比例等方面調整,如 1961 年、1969 年、1981 年都有顯著變化;2016 年四輪小汽車統一為“H”標志;2024 年又推出更扁平簡單的新版用于電動汽車 。

起初,本田并無特定徽章,直接以紅色大寫 “HONDA” 字母作為標識,醒目且直接地向世人宣告品牌的名稱。

到了 60 年代,汽車與摩托車領域開啟了差異化標識的篇章。四輪汽車啟用大寫 “H” 標志,簡潔大方,獨具一格;而摩托車則采用機翼圖像搭配 “HONDA” 徽標,機翼元素寓意著本田在動力與速度上的追求,仿佛能帶著騎手自由翱翔。

80 年代,四輪小汽車上出現了 “H” 標志與 “HONDA” 徽標的并用情況,展現出品牌在標識使用上的多元探索。

在 “H” 標志的演變歷程中,1961 年第一個本田汽車標志的 “H” 帶有較長橫桿和較粗左右桿且向外傾斜,給人一種獨特的動態感。1969 年,“H” 比例更高、橫桿被壓縮,垂直排列的它更突出鷹的形象,凸顯品牌的凌厲與進取。1981 年版則將 “H” 圖標及其輪廓縮小為方形,并添加 “本田” 品牌名稱文字,增強了辨識度。

2016 年是一個重要節點,四輪小汽車統一采用 “H” 標志,實現了標識的高度統一。而在 2024 年,本田在 CES 上展示的新型電動汽車,采用了更扁平、簡單的 “H” 標志,這一變化代表著本田在轉型路上的新突破,也為品牌發展注入新活力。

本田 logo 的這一系列重大變革,不僅是外觀上的調整,更反映出品牌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理念與追求。從簡單的文字標識,到富有寓意的圖形標志,再到不斷簡化以適應新時代需求,每一次變革都承載著本田的歷史與未來,見證著品牌的成長與蛻變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7.98萬
獲取底價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58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駕駛證 D 證能駕駛的車型較為多樣,涵蓋了不同類型的摩托車。它可以駕駛發動機排量大于 50ml 或者最大設計時速大于 50km/h 的三輪摩托車,不管是燃油還是電動的,外觀封閉式或非封閉式均可;也能駕馭發動機排量大于 50ml 或者最大設計
世界上最貴的汽車是奔馳 300 SLR Uhlenhaut Coupé,其最高時速可達 290km/h。在眾多超跑豪車中,速度向來是重要性能指標。奔馳 300 SLR Uhlenhaut Coupé憑借獨特設計與卓越性能,在汽車史上留下濃墨
紅旗婚車租賃價格因地區、車型、搭配、時間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比如單獨租賃紅旗 H5 婚車,黑色大概在 280 元到 466 元,白色約 210 元到 266 元 ,香檳色約 250 元;紅旗 H9 單獨租賃價格多在 400 元到 1500 元
吉利集團通過多維度舉措保證汽車產品質量。在生產制造上,頂尖設備助力高精度,全新動力體系性能出色;管理方面,構建質量管理體系實現智能管控;技術創新上,新技術不斷涌現提升體驗與性能;售后服務也持續完善。吉利注重各環節把控,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工藝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