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哪些布局?

東風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全面且深入。自 2001 年成立電動車公司開啟研發征程,2010 年完成全產業鏈布局與技術沉淀。品牌格局豐富,擁有多個新能源乘用車品牌;搭建三大乘用車新能源平臺;技術研發成果豐碩,專利眾多,投入占比高。產品不斷推新,未來還將投入巨額資金,推出多款新車型,拓展海外市場,持續在電動化與智能化賽道發力。

在品牌建設上,東風公司構建了多元且極具競爭力的品牌矩陣。猛士作為豪華電動越野品牌,以其強大的性能和獨特的定位,為越野愛好者帶來全新的電動越野體驗,展現出東風在高端電動越野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品牌野心。嵐圖則致力于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車,憑借出色的設計、先進的技術以及卓越的品質,樹立起東風在高端新能源市場的形象,滿足消費者對于高品質電動出行的需求。東風納米聚焦于親民、實用的新能源車型,如納米 06 的推出,以其出色的智能化設計,為城市通勤等日常出行提供了經濟實惠又充滿科技感的選擇。eπ品牌也不斷推陳出新,像 eπ008 已成功上市交付,并布局近 300 家網點,逐步擴大市場影響力。

乘用車新能源平臺的搭建是東風公司的又一重要布局。MTECH 猛士豪華電動越野架構為猛士品牌車型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確保車輛在越野性能、動力輸出以及智能化配置等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DSMA 多能源低碳節能模塊化架構則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擴展性,能夠適配多種能源形式,有效提升了東風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生產的效率與質量。此外,還有新一代專屬新能源汽車平臺——量子架構,它的誕生進一步縮短了新能源車型開發周期,提升了零部件通用化率和車型可靠性,為東風新能源汽車的快速迭代和多樣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技術研發一直是東風公司在新能源領域布局的核心。在專利方面,東風公司成績斐然,專利覆蓋電池管理系統、智能駕駛輔助、電機控制等多個關鍵領域,連續兩年新增發明專利行業領先,有效專利突破 2.4 萬件。研發投入上,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超 6%,建成智能軟件中心等一批研發試驗基地,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堅實的硬件保障。眾多優秀團隊更是攻克多項關鍵核心技術,比如羅建武團隊成功開發東風汽車首款自主高集成電驅動模塊 HP3.2a;陳亙團隊打造的全新馬赫 1.5T 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提升至 45.18%,并規劃開發馬赫 4.0 產品序列。在新能源與智能化融合方面,東風汽車憑借旗下東風嵐圖品牌以及智新科技等,堅持“自研 + 共創”全棧可控創新模式,加大在智能化和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投入。東風嵐圖與華為合作打造“全新一代天元架構”并將推廣應用;智新科技為東風新能源汽車提供強勁動力,產能不斷增長。同時,東風還積極跟進 DeepSeek 大模型裝車應用,自研掌握關鍵技術,提升自主乘用車 L2 級及以上搭載率。

產品推新方面,東風公司始終保持著積極的節奏。除了前文提到的 eπ008 上市交付,2025 年伊始,東風自主新能源各品牌動作不斷。東風風神基于“馬赫 E”純電平臺打造的 SKY EV01 舉行產品推介會,并與當地多家租賃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簽訂 3000 輛訂單,展現出其在新能源出行市場的積極開拓。東風奕派與華為正式簽署智能汽車戰略合作協議,借助華為的技術優勢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同時在 2 月為消費者提供限時特惠活動,對 eπ007 和 eπ008 兩款車型價格大幅調整,增強市場競爭力。東風納米正式發布旗下第二款車型納米 06,并公開外觀設計圖,該車智能化設計出色,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來,東風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年投入超 600 億元,這一巨額投入彰顯了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深耕的決心。未來還將投放 30 款全新乘用車新能源產品、14 款商用車新能源基礎車型,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滿足不同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此外,東風公司還將積極拓展海外新市場,將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和產品推向國際舞臺,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在全球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浪潮中持續奮進。

東風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涵蓋品牌、平臺、技術、產品以及未來規劃等多個維度,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態勢。通過持續的創新投入、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東風正逐步鞏固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地位,向著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邁進。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4.59-17.0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判斷 20 萬以下野馬跑車的車況,要從外觀、內飾、配件、發動機、輪胎等多方面細致檢查,還需試駕體驗并查看車輛手續及相關記錄。外觀需留意車漆、間隙等;內飾檢查各類功能是否正常;配件查看電瓶、雨刷等狀態;發動機要干爽且尾氣正常;輪胎關注花紋、損
在廣深高速上拖車,車輛受損情況的評估責任需依據具體情形界定。若是施救單位設備故障、操作不當致使車輛受損,施救單位擔責;要是車主未提前告知特殊情況,或車輛自身問題導致損壞,車主可能擔責;若因第三方因素如惡劣天氣等造成,則要通過法律途徑明確責任
高速路拖車時,速度與被拖車輛密切相關。正常情況下,高速公路拖車速度一般不超80公里/小時,這是考慮到高速上車流車速等安全因素。若是新能源自動擋汽車,拖車速度建議不超30公里/小時 ,因為其內部構造特殊,速度過快易損變速器等部件。此外,不同國
美式拖掛式房車在國內上路,需滿足注冊上牌、駕照、車輛規格、牽引車、保險及上路行駛等多方面規定。注冊要辦“掛”字頭車牌;駕照依車長和總質量而定,如總長超 10 米需 A 類駕照,C6 可駕總質量小于 4500kg 的汽車列車。車重不超 5 噸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