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中巴車在安全性方面有哪些特殊設計?
電動中巴車在安全性方面有不少特殊設計。
首先是車身結構,像采用全承載車身結構,這類似飛機的一體化桁架結構,是封閉環(huán)的“鳥籠結構”,受到外部碰撞時能把沖擊力迅速分解到整車各部位,受力均勻,確保車身結構不被破壞,為車內(nèi)人員提供有效安全空間。
還會采用應急出口天窗,從內(nèi)而外打開能作為應急出口。乘客門方面,前內(nèi)擺、后外擺的設計能滿足上下客需求,尤其是后雙外擺門結構,能應對火災等突發(fā)狀況的人員疏散。側窗會預留應急安全出口。
在智能駕駛輔助方面,通過先進傳感器技術和實時數(shù)據(jù)分析,能提供車道保持、自動緊急制動等功能,有效降低駕駛員疲勞程度,保障行車安全。
車輛的絕緣性能也很重要。要對電動客車的絕緣電阻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驗證,對比主流車輛絕緣電阻監(jiān)測方案并提出優(yōu)化設計。
電池安全更是關鍵。要防止電池過熱,避免長時間使用、過度充電和低電量使用,定期檢查充電設備,遵循正確充電程序。還要有針對可充電儲能系統(tǒng)的熱失控試驗和熱失控擴展試驗測試,保證熱事故信號發(fā)出后 5 分鐘內(nèi)無外部起火、爆炸和煙氣進入乘客艙。多數(shù)采用磷酸鐵鋰電池,電池布置在整車安全位置,電池包采用蜂窩鋁結構吸收撞擊能量,內(nèi)部設置接觸器確保電流輸出可切斷,并進行燒結檢測保證可靠工作。
此外,像宇通 C12E 電動大巴,采用高強度鋼車身搭配全新輥壓異型復合材料,全承載式結構強度高且重量輕,有多處被動防護結構設計,如前碰撞駕駛員吸能防護結構、駕駛員座椅后移裝置、高靠背乘客座椅、電池側碰防護結構、尾部“籠式”電池框架和防撞吸能系統(tǒng),就連電池底部也有超高強度防護鋼板。座椅安全性高,在事故時能更好保護乘客。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