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買賣協議中常見的陷阱有哪些

二手車買賣協議中的陷阱諸多,包括銷售者身份不明、各類免責條款、文字游戲、車況信息不實、隱瞞車輛歷史等。銷售者身份不明可能導致后續維權困難;里程不負責、車況免責等條款易讓消費者權益受損;玩文字游戲會使協議存在歧義;車況不實、隱瞞歷史則可能讓消費者買到問題車。所以,在簽訂二手車買賣協議時務必謹慎,仔細甄別。

在二手車交易里,成交價條款陷阱常常讓人防不勝防。比如“里程不負責條款”,賣家以此規避車輛真實行駛里程的告知義務,消費者很可能高價買入一輛實際里程數遠超表顯的車,車輛的剩余壽命和使用成本都與預期大相徑庭。而“車況免責條款”更是給賣家留下可乘之機,一些潛在的故障和問題被掩蓋,等消費者買回去發現問題,賣家卻以該條款推脫責任。

還有那些文字游戲,協議中一些表述含糊不清的條款,像是“車輛基本完好”“輕微瑕疵”等,沒有明確的界定標準。不同人理解不同,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很難依據協議維護自身權益。

“個人一手車,小刮小碰”這樣的宣傳可能藏著大貓膩。實際上車輛可能經歷過大事故、水泡等,車況信息被故意歪曲,存在欺詐行為。更有一些不良商家利用釣魚車型吸引消費者,實際提供的是以次充好的車輛。營轉非車、法拍車這類特殊車輛,交易時如果不注意,后續可能面臨諸多麻煩。

另外,里程表作假、手續作假、違法記錄陷阱以及保險陷阱等也屢見不鮮。里程表被篡改,車輛真實狀況被隱瞞;手續作假會導致車輛無法正常過戶;違法記錄未處理,后續可能給買家帶來法律風險;保險陷阱則可能讓買家在需要理賠時遭遇困境。

總之,二手車買賣協議陷阱重重,消費者在交易前一定要做好功課,仔細審查協議條款,多了解車輛背景信息,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這樣才能盡可能避免陷入陷阱,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風云T9
風云T9
13.29-19.39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個人二手摩托車購買后,需要對機油、濾清器、鏈條、剎車系統等進行保養。機油每隔800 - 1500公里或每年更換,可減少發動機磨損、保持潤滑;機油濾清器每隔3000 - 5000公里更換,能更好過濾雜質。空氣濾清器每2000公里左右清洗、每5
考兩輪摩托車需要提前練習停車、起步、轉彎、變道、通過障礙等基本技能,還要著重練習倒車,注意速度和路況。停車、起步是駕駛基礎,熟練掌握才能更好應對考試中的各種情況;轉彎、變道考驗對車輛的操控靈活性;通過障礙能提升應對復雜路況的能力;倒車練習可
本田摩托車出現胎紋深度不足 1.6 毫米、使用時間超三年、異物穿刺難以修復等情況時就需要更換輪胎。胎紋深度不足,抓地力會下降,影響制動與行車安全;使用三年以上,橡膠老化變硬、產生細裂紋,易爆胎;而輪胎被穿刺后即便修補也可能存在隱患。日常使用
要延長四輪山地摩托車的使用壽命,需從發動機、輪胎、車身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且細致的保養。發動機是摩托車的核心,要定期更換適配的機油和濾清器,確保其良好運轉;空氣濾清器也要適時檢查清潔,以免影響進氣。輪胎關乎行駛安全,要常查胎壓和胎紋。此外,定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