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車的法律責任如何界定?

自動駕駛車的法律責任界定確實是個復雜但重要的問題。

首先說分級,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把自動駕駛分成五個等級,L1 是部分駕駛輔助,L2 是組合駕駛輔助,這兩個等級駕駛員和系統都要操縱車輛。L3 是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承擔一般行駛任務,駕駛員要動態接管。L4 是高度自動化,特定條件下運行無需駕駛員操作。L5 是完全自動駕駛,系統承擔一切任務,駕駛員成乘客。L3 及以上可視為人工智能自動駕駛,L3、L4 是弱人工智能,L5 是強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算法律上能歸責的“人”。

責任界定方面,低于 L3 級別的自動駕駛事故,責任主體通常是駕駛人。高于 L4 級別的事故,責任主體通常是汽車本身。在 L3 級以下的自動駕駛事故中,如果人工智能不承擔責任且駕駛員不能承擔全部責任,制造商應當對潛在的過失承擔責任。像華盛頓特區規定駕駛員要隨時準備接管,制造商對產品缺陷擔責;田納西州規定自動駕駛系統受控時,制造商擔責;加州要求制造商買保險應對損害。

L3 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事故,人工駕駛階段事故由駕駛人擔責,自動駕駛階段或系統失靈導致的事故由制造商擔責,比如德國有相關明確規定。對于無人駕駛出租車與行人或其他車輛發生的事故,歸責于無人駕駛汽車的,管理者或所有者擔責;因行人或其他車輛過錯導致的,過錯方擔責。

自動駕駛系統的設計師和制造商的責任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設計師和制造商應歸為生產者,都擔責。也有人認為可將設計者視為《侵權責任法》第 44 條規定的第三人,設計缺陷導致事故設計者擔責。還有主張單獨規定設計者責任,與制造商共同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受害人能向任何一方索賠,各方再按責任大小分擔賠償。

現在很多地區都針對無人駕駛汽車頒布了地方性法規,明確責任劃分和處理方式,像深圳、上海等地都有相關規定。

總之,自動駕駛車法律責任的界定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隨著技術發展,相關法律法規也會不斷完善。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13 款奧迪 Q3 35TFSI 的外觀設計具有多個鮮明特點。 首先,它的線條流暢大氣,富有力量感,車身比例協調緊湊,顯得十分精致。 薩摩亞橙這個顏色更是驚艷,和奧迪 TT 同色,增加了獨特的魅力。 兩個大燈設計帥氣,無論是莊重風格還是酷炫
2022 奧迪 S3 后排空間是否寬敞?答案是相對而言不算特別寬敞,但也不是特別擁擠。 其腿部空間大概有一拳三指,對于一些身材不是特別高大的乘客來說,基本能滿足需求。不過頭部空間相對局促。 雖然后排空間并非寬敞舒適型,但對于追求駕駛樂趣的駕
奧迪 S3 配 DQ381 變速箱與其他車型的區別主要在以下方面。 首先,DQ381 變速箱設計精妙,有兩組離合器,分別控制奇數和偶數擋位,能大幅提升換擋速度,這是其顯著特點。相比一些普通自動變速箱,它的換擋更快,動力傳遞更直接。 其次
新奧迪 A6 降價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不只是因為市場競爭。 產品更新換代是常見原因,新款上市時老款就得降價來清理庫存。 政策因素也有影響,像政府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并給予補貼,一些城市還搞限購,這就讓部分消費者轉去買新能源車,傳統燃油車銷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