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自動駕駛 L4 技術的法律責任如何界定?
自動駕駛 L4 技術的法律責任界定較為復雜,通常在自動駕駛階段或系統失靈導致的事故由制造商擔責,因行人等過錯的,過錯方擔責。自動駕駛 L4 屬于高度自動化,在特定條件下無需駕駛員操作。這使得責任主體從傳統的駕駛員,更多地向汽車制造商轉移。不同國家和地區也有各自不同的規定,一些城市已出臺相關條例進行責任劃分 ,未來隨著技術與法律的完善,其責任界定也會更明晰。
在具體的責任認定方面,車輛所有人或管理人在非自動駕駛模式下,依然按照《民法典》侵權責任規定擔責。而當自動駕駛汽車一方責任成立且系統激活時,就可能由車輛管理人或所有人擔責。要是智能駕駛系統存在缺陷,制造商、銷售商可能承擔產品責任;若數據出現問題,數據服務提供商也可能擔責。事故認定流程通常參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來執行。
比如在一些無人駕駛出租車事故中,如果責任歸責于車,那么管理者或所有者就要擔責。像之前有測試車碰撞行人的事故,由于系統未能識別橫穿馬路的行人,運營方就承擔了全部責任。并且如今保險覆蓋范圍也已擴大,將軟件算法缺陷等情況涵蓋在內。
此外,不同地區的立法差異也較為明顯。以北京為例,規定事故由交管部門處理,相關企業和個人需配合調查并提供材料;武漢則規定,智能網聯汽車一方擔責時,先由車輛所有人或管理人賠償,之后可進行追償。
總之,自動駕駛L4技術的法律責任界定,涉及多個方面的因素。從責任主體的變化,到不同地區的立法差異,都反映出這一領域法律問題的復雜性。隨著自動駕駛L4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法律層面也需要持續跟進與完善,從而確保在面對各類事故時,責任能夠得到公正、合理的界定與落實,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奧迪 Q3 改裝導航的安裝流程具有一定復雜性。安裝過程中,首先拆卸原有中控部件時,需熟悉車內構造并運用專業工具按序操作,以防損壞線路與部件;連接新大屏線路要依據線路圖確保連接無誤;適配調試更是要對導航、倒車影像等多項功能逐一測試。從多種安裝
奔馳 E300 二手車價格大致在 20 萬到 50 多萬之間。其價格并非固定不變,而是由諸多因素共同作用。車齡新、里程數低且車況優秀的車輛,價格往往偏高,像較新的車齡可能達到 40 萬元左右,10000 公里左右的大概 36 萬元 。若有重
目前暫未獲取到馬鞍山購車補貼政策有效期的相關信息。安徽省雖有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有效期是 2024 年 4 月 24 日至 12 月 31 日,但這并非專指馬鞍山地區。同時,像蚌埠地區有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有特定的時間區間,不過也不
脫審幾天開上路雖通常不會影響車輛后續正常年審,但會面臨其他不良后果,不建議這么做。脫審期間上路屬違法行為,一旦被查,會面臨罰款、扣分,車輛還可能被扣留。而且脫審時保險可能失效,出事故保險公司或拒賠。不過只要及時辦理年審,一般不會影響后續正常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