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在電動汽車領域有哪些創新技術?
奔馳在電動汽車領域有諸多創新技術。在電池方面,有 Cell Balancer 電池平衡充電技術,支持恒定 800V 輸出,實現單元級控制;還與美國公司聯合推出能量密度高達 450Wh/kg 的全新固態電池技術。制動系統上,將制動器融入驅動單元內部,能減輕重量、提升操控。此外,太陽能電池板、800V 高壓充電系統等也都是其創新成果,展現了強大的技術實力與探索精神 。
先來說說奔馳創新的太陽能電池板技術,也就是SolarSkin太陽能皮膚。這是一種超薄光伏涂層,采用無毒且易于獲取的材料制成,無需稀土元素或硅,不僅可回收利用,生產成本還比傳統太陽能組件更低。它的厚度僅為5微米,每平方米重量僅為50克,能量轉換效率卻能達到20%。當在車身表面積11平方米(相當于一輛中型SUV)部署時,就能產生可觀的電能。即便車輛處于熄火狀態,該系統依然可以持續工作,產生的電能能夠直接供車輛使用,或者儲存于高壓電池中,要是電能有多余,還能通過雙向充電技術反哺家庭電網。而且根據不同地理位置,其發揮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在斯圖加特可滿足司機62%的日常駕駛需求(平均每天52公里),在陽光更充足的洛杉磯甚至有望完全覆蓋日常行駛里程。
再看看奔馳在平臺升級方面的創新。NMA平臺和EVA2M平臺進行了重大改進,引入了自主研發的eATS 2.0電動引擎、800V高壓充電系統和雙速變速箱。800V高壓充電系統的應用,讓充電速度大幅提升至200kW,大大縮短了充電時間,為用戶的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雙速變速箱的加入,使得車輛在不同行駛工況下都能有更好的動力和能效表現。
奔馳的InDrive制動系統也極具創新性,它集成在電動機內部。這種設計可降低簧下質量,移除沉重制動組件能減輕約90.72千克重量,不僅提升了操控性能,還為車輛設計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優化空氣動力學性能以增加續航里程。新型制動器采用圓形制動片和制動盤實現剎車功能,還專門設計了小型托盤收集粉塵,并且考慮到制動產熱問題,采用水冷系統散熱,適用于雙電機和后輪驅動車輛。
在車型上,奔馳也有不少技術亮點。VISION EQXX概念車展示了能效愿景;全新EQE純電SUV擁有弓形車身設計、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純電EQS設計獨特,配備MBUX超聯屏等豪華配置;EQC采用軟包鋰離子電池,并具備智能化熱管理系統。
奔馳最新的全電動CLA原型車同樣可圈可點。它得益于800伏電池架構與碳化硅逆變器技術,能量管理轉化效率達93%,續航提升至750公里,百公里能耗約12千瓦時。并且搭載兩擋變速箱,高速行駛時能保持最佳能效和動力輸出。基于MMA架構,它還支持混合動力版本,48伏混動車型搭配1.5T發動機將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
總的來說,奔馳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創新技術涵蓋了電池、制動、充電、平臺以及車型等多個方面。這些創新技術不僅提升了電動汽車的性能、續航、充電速度等關鍵指標,還為用戶帶來了更豪華舒適的駕乘體驗,也為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鑒,進一步鞏固了奔馳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技術地位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