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集團的歷史起源是什么

奧迪集團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 1899 年,這一年奧古斯特·霍希創立了霍希公司。當時霍希 31 歲,之前他是奔馳的管理人員。

1909 年,霍希因與投資人產生矛盾,加上發動機試驗失敗,離開了霍希公司。隨后在朋友兒子的提議下,新公司取名為奧迪,在拉丁文中奧迪與霍希意思相同。

1932 年,霍希公司和奧迪公司合并。奧迪的標志四個環代表了奧迪、霍希、DKW、漫游者四家公司。

1958 年,奔馳母公司戴姆勒收購汽車聯盟,車標改為四環圍繞著“Auto Union”。之后大眾收購了奧迪,這不僅解決了奧迪的財政危機,還讓奧迪擴充了產品類型,加強了品牌地位。

奧迪從成立之初就堅持走“豪華”路線,其創始人霍希表示只生產動力強勁、高品質的豪華汽車。而且奧迪在技術創新方面一直表現出色,像 1923 年推出了第一輛六缸汽車及創新空氣過濾器設計,1960 年代推出 quattro 全輪驅動技術等。奧迪在不斷發展中,產品類型越來越豐富,涵蓋了多個系列,在全球市場不斷擴張,憑借高品質、先進技術和強大的品牌形象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三哥電瓶修復大型電瓶的收費通常在200 - 500元。大型電瓶因結構復雜、體積大,修復難度較高,故而收費處于這一區間。不過,實際費用并非固定不變。電池損壞程度不同,從簡單硫化到極板嚴重損傷,收費有別;地區差異也有影響,發達城市可能偏高,中小
鉛酸電瓶硫化后,可依硫化程度不同采取不同方法修復。對于輕度和中度硫化的電瓶,先完全充電再放電,更換特定密度電解液后低電流長時間充電,最后用標準電解液灌注并測試容量;重度硫化的電瓶,則需注入特定水溶液,長時間低電流充電,沖洗后加入特定密度電解
若想通過觀察電解液狀態判斷電瓶修復成功,可查看其顏色、密度、液面高度及是否渾濁、有無沉淀物等情況。正常來說,使用1至6年的電瓶,若電解液發黑則基本無修理價值;檢測電解液密度并換算成25℃的密度值,可估算放電程度;用玻璃管測量電解液液面高度,
跑得遠電瓶修復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靠的,但并非適用于所有電瓶狀況。這項技術通過物理或化學手段,能夠恢復部分電池的性能,輕度損壞的電瓶經修復后可恢復較好工作狀態,新電瓶使用修復機能確保續航,舊電瓶修復后能提升續航、延長壽命。不過,像極板活性物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