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汽車的核心技術有哪些?

比亞迪汽車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刀片電池技術:這是基于方形鋁殼的長電芯電池方案,正極用磷酸鐵鋰,負極用人造石墨。結構和工程技術全球首創,減薄電芯厚度、增大長度,通過高性能膠黏劑將上蓋、底板與電池陣列粘合,實現超高集成效率、強度和剛度。有單串、多串等類型,靈活性高,可選擇多種長度厚度。其結構能當橫梁縱梁,上下層加蜂窩鋁板提升強度。在安全、壽命、低溫、充電、功率及能量等性能指標領先。

DM-i超級混動技術:不斷研發,從第一代到第四代實現突破。核心組件有驍云插混專用發動機(1.5L用于秦PLUS宋PLUS,1.5T用于唐DM-i)、EHS雙電機、專用刀片電池及多種控制系統。EHS電混系統集成雙電控、雙電機和離合模塊,電機轉速高,熱效率達97.5%,采用串并聯結構,能實現EV純電驅動、HEV串聯、HEV并聯和發動機驅動等模式,以電為主、以油為輔,滿足用戶多樣需求。

八合一高效電驅總成技術:集成驅動電機、減速器、驅動電機控制器、高低壓直流轉換器、雙向車載充電器、高壓配電箱、電池管理器、整車控制器八大模塊。性能較上一代提升,功率密度增20%,重量體積降低,綜合效率達89%,最大功率270kw,有前驅、后驅、雙電機四驅形式,滿足多車型需求。其中驅動電機采用先進技術,功率提升;減速機械機構優化潤滑和齒輪設計;電機控制器深度集成,響應快、體積小。

CTB車身電池一體化技術:同步設計電池包和車身底板,將兩者融合,電池包上殼體替代中地板部分結構,成為車身一部分。密封乘員艙,通過安裝點與車身組裝,既是能量體又是結構體,減輕車身自重并加強整體強度,是對車身設計和總裝工藝的顛覆變革。

e平臺3.0技術:標配八合一電動力總成,最大行駛里程超1000km,充電5分鐘行駛150km,配合首創的動力電池直冷直熱技術提升熱效率,寬溫域高效熱泵系統實現-30℃到60℃寬域工作溫度,冬季續航提升20%,新電四驅動力系統零百加速快,突破車輛傳統設計桎梏,提升車內空間。

IGBT技術:作為重要的功率半導體,能控制驅動系統直、交流電轉換,決定電動車核心指標。比亞迪打破國際巨頭壟斷,但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

此外,比亞迪還有豐富的產品矩陣、全面的產業鏈布局、全國性的渠道門店等優勢。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二手車價位是通過多種科學方法和多維數據綜合評估出來的。一方面,可利用折舊率計算,如不同車齡有不同折舊率公式,像 3 年車齡折舊率為(8 + 7 + 6)/(8 + 7 + 6 + 5 + 4 + 3 + 3 + 2)=21/38 ,且不同階
智駕電動車的電池壽命一般在 3 年左右。不同類型的電池,其壽命存在差異,像鉛酸電池正常使用 2 至 3 年,鎳氫蓄電池循環 300 次左右,鋰電池在兩到三年 。而且電池壽命并非固定不變,行駛里程、車輛損壞程度、電池維護情況等因素,都會對其產
星愿智駕主要應用于吉利星愿車型,比如吉利星愿 UP 410km 探索+版以及海鷗智駕版星愿車型(2025 款) 。吉利星愿作為吉利汽車旗下 A0 級純電小車,2024 年 10 月 9 日正式上市,其中星愿 UP 410km 探索+版搭載智
智駕的等級判定通常依據其自動化程度,現階段主流處于 L2 至 L3 級。從功能實現來看,L2 級能實現車道級領航,基本解放雙腳;而 L3 級則更進一步,達到有條件自動駕駛,可解放雙手雙腳和注意力。不過要明確,目前即便達到 L3 級,也只是輔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