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 quattro 技術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奧迪Quattro技術自1980年在日內瓦車展誕生后,歷經七代不斷演進。起初,第一代quattro采用開放式中央差速器等結構,為技術發展奠定基礎。隨后,1986年引入托森中央差速器,實現動力合理分配;1988年推出兩種不同系統以適配不同車型。后續各代持續改進,如加入電子差速鎖、與ESP緊密結合等。如今的第七代采用冠狀齒輪中央差速器,在動力、操控等方面表現卓越 。

在第一代quattro技術誕生后,1981年奧迪推出了第一款量產的Quattro車型,基于奧迪80底盤打造,搭載全新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讓這項技術開始走進大眾視野。到了1986年的第二代Quattro,標志性的托森中央差速器(A型)首次引入。這一關鍵組件如同智慧的動力分配中樞,在正常行駛時能將動力以50:50的比例精準分配到前后軸,而當車輪出現打滑狀況時,它又能主動靈活地分配動力,大大提升了車輛的行駛穩定性與通過性 。

1988年迎來了第三代Quattro,奧迪針對不同車型的特性推出了兩種不同的quattro四驅系統。自動擋車型采用電控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而手動擋車型則采用純機械式的托森A型差速器,滿足了不同消費者對駕駛體驗的需求。此后的第四代quattro加入電子差速鎖,進一步增強了應對復雜路況的能力;第五代將托森差速器與ESP系統更緊密結合,在安全性能上實現飛躍;第六代托森差速器結構升級,由平行齒輪變為行星齒輪,優化了整體性能。

發展至第七代,采用冠狀齒輪中央差速器,這一創新設計讓quattro技術在動力傳輸和操控穩定性上達到了新高度。奧迪quattro技術在不斷發展的歷程中,始終圍繞著提升車輛性能、駕駛體驗與安全性進行創新。每一代的升級都是技術的突破,如今它已成為奧迪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為廣大消費者帶來卓越的駕駛感受。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寶馬不同車型的儀表盤在樣式、顯示內容及調整方式上均有差異。在樣式方面,高端車型多采用全液晶儀表盤,能呈現豐富內容并支持風格切換,中低配車型則常見傳統機械或混合型儀表盤。顯示內容上,公里數顯示位置不同,各車型展示的車輛信息也各有側重。調整方式
換駕駛證時,通常是需要攜帶原駕駛證的。原駕駛證承載著駕駛人過往的駕駛資質、準駕車型等關鍵信息,工作人員能借助它快速核實身份與駕駛記錄,是換證流程里極為重要的證明材料。它作為證明駕駛證歷史信息的重要憑證,方便車管所核對駕齡等情況,加快業務辦理
錢江摩托復古風格車型價格跨度較大,從七千多元到近七萬元不等。其中提諾Tino這類復古風格小型平踏板摩托車指導價七千多元,價格親民;夢想迪諾復古踏板售價 13980 元,配置豐富;閃 250V 價格為 16999 元,設計獨特、動力不錯;而
車輛保險報價會隨著車輛使用年限變化。新車價值高、損失風險大,保費往往較高;隨著車齡增長,車輛價值降低,部分險種保費會相應下調,不過像自燃損失險等部分險種,年限越長保費可能反而提高。交強險雖不直接由車輛使用年限決定保費,但會因影響事故發生概率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