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接觸新能源車電池輻射嚇人的情況是否存在?

長期接觸新能源車電池輻射嚇人的情況不存在。

新能源車確實會產生輻射,但主要是電磁輻射,且在安全范圍內。

輻射分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電離輻射在醫療檢查時才有,日常接觸少。電磁輻射普遍存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都有,比如車內電子設備。

新能源車的電池由多個小鋰電池串聯并聯,雖電壓數值看似高,但不能只看數值,生活中很多常見事物的電磁輻射量也很高。

聯合國電磁強度安全權威標準為 100μT,而新能源車輻射值通常不超 20μT,在充電接口附近約 10μT,車內更低。

一線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出廠前有專業電磁輻射檢測,能控制在對人體無害的強度內,且車內電子設備間無干擾。

直流電產生的磁場是恒定的,不是電激發產生電磁輻射,所以電動車電磁輻射主要來自電子設備,和燃油車類似。

國際上對電磁場安全限值有嚴格規定,新能源車設計和生產都遵循相關標準進行嚴格電磁兼容性測試,確保輻射遠低于安全限值。

實際數據也顯示,其內部及周圍電磁場強度通常遠小于 10uT,遠低于各國規定的安全限值。

所以,長期接觸新能源車電池輻射不會嚇人,不用擔心。但充電時盡量不在車內,以防意外。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4.59-17.0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喜哥電瓶修復的技術原理主要是通過特定手段減少或去除致使電瓶性能下降的有害物質,分解硫酸鉛結晶,恢復活性物質。具體來說,比如利用瞬時大電流刺激極板惰性材料參與電化學變化,采用脈沖波修復減少對極板的損害,針對失水、硫酸鹽化等不同失效形式采取相應
小車電瓶修復后,其性能通常能恢復到原性能的 50%至 90% 。這一恢復程度受多種因素左右,比如使用年限,1 年以內的電瓶修復后多能恢復到 90%以上,2 年、3 年的電瓶恢復程度會依次降低;受損狀況也有影響,輕度硫酸鹽化的電瓶修復后性能可
汽車電瓶可通過脈沖修復法、全充全放電修復法、補水修復法等多種方法修復。脈沖修復法利用脈沖電流刺激消除硫化;全充全放電修復法操作簡便,對輕度損傷電瓶效果好;補水修復法針對電瓶“失水”問題補充蒸餾水。不同方法適用于不同狀況,在修復時要準確判斷問
連接電瓶修復模塊到電瓶上,需依據不同情況,規范操作各個環節。連接前要確認電瓶類型,做好檢查狀態、清理表面等準備工作;連接時,務必注意正負極對應連接,夾子夾牢,不能接反,避免夾子觸碰和雙手同時接觸正負極;連接后,設置合適參數啟動修復,并在過程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