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角度來看,痛車叫痛車的原因是什么?

痛車之所以叫痛車,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首先,痛車文化源于日本,與 ACGN 文化緊密相連,一些熱衷于 ACGN 的人將喜愛的動漫人物或元素噴涂在車上,以此表達熱愛。這就如同御宅族會把相關圖案繪制在手機、錢包等物品上,后來發展到車上,形成了痛車文化。

其次,有人認為給車噴漆就像給人紋身一樣,紋身很疼,所以叫痛車。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噴漆品質高,價格貴,萬一車輛受損,車主會非常心痛。

另外,日語中有‘視線が痛い’的表述,指尷尬的事讓人眼睛疼,類似于國內的“辣眼睛”,所以這種引人注目的車也被稱為痛車。

同時,也有英語讀音誤傳的說法,最早稱為 paint car,后來變成了 pain car,也就有了痛車之名。

在日本,痛車文化不斷發展,不僅有痛車,還有痛摩托車、痛自行車、痛滑板、痛地鐵、痛飛機等。痛車不僅在日本流行,還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動漫、游戲廠商與汽車主機廠合作,推出了各種聯名款。

日本政府對痛車文化也比較開放,除了需要交稅,沒有明確禁止的規定。

在國內,對車身改裝有嚴格規定,車身的改裝圖案不能超過車身面積的 30%,車身顏色不能超過三種,所以想改裝要先咨詢車管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S4 中網的設計特點很豐富。 它通常采用奧迪家族式的多邊形設計,不少是六邊形的,面積較大。 中網內部結構多樣,有的是橫向排列的鍍鉻飾條,有的是蜂窩狀材質填充,還有的是黑色網格設計。 部分車型的中網進行了熏黑處理,看起來更加運動,
提高奧迪 S5 最高時速的改裝方法主要有以下這些。 引擎升級很關鍵,可通過 ECU 重新調校或者更換性能提升套件來增加功率和扭矩輸出,不過要保證引擎和相關部件能承受額外負荷與熱量,做好冷卻和增強措施。 空氣動力學套件不能少,像前唇、側裙、尾
奧迪 S4 作為進口車,其維修保養成本需要綜合多方面來看。 先說保養,保養周期是 1 萬公里。首次保養 1 萬公里時,只需換機油和機油濾清器,花費約 1312 元。后續每 1 萬公里保養一次,能按用車環境調整。 2 萬公里要換火花塞和制動液
奧迪 S4 音響改裝選擇合適設備,您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方案。 首先是德國 IE 單元系統,前聲場用德國 IE 元帥系列三分頻喇叭,后聲場搭配德國 IE 上校系列兩分頻,共 10 單元發聲,能帶來發燒環繞靚聲。 還有法國勁浪的組合,前聲場可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