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時輪胎發出聲音的常見情況有哪些

開車時輪胎發出聲音的常見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咔咔”聲且車輛左右晃動,這可能是輪胎螺絲松動,需立即停車緊固螺絲,否則有輪胎脫落風險。

二是“嗡嗡”聲且速度越快聲音越大,可能是車輪軸承損壞,應盡快檢查更換,以防跑偏,尤其跑高速時很危險。

三是“呼呼”聲,可能是輪胎磨損或內部結構問題,簡單的換位置或做平衡也許能解決,若輪胎老化或有明顯損傷則要換新。

四是“沙沙”聲,可能是輪胎著地時因路面類型、不平狀態和車速產生的正常噪音,也可能是輪胎胎面變形、裝袋、磨損嚴重或氣壓不足。

五是“咣當”聲,車輛行停瞬間或加減速時有明顯聲音,還能感覺車身扭動難以控制,這通常是螺栓未擰緊,需重新擰緊,最好去修理廠檢查螺栓或輪輞螺栓孔有無損壞。

六是“扎刺”金屬摩擦聲,不踩剎車時輕微,踩剎車時聲音變大刺耳,可能是剎車盤磨損過薄,要及時更換剎車片。

七是“嗒嗒”聲,速度越快頻率越高,可能是輪胎扎了大釘子或卡了小石子,有胎壓監測可查看胎壓,無胎壓監測要盡快停車檢查。

八是輪胎被異物比如石子、易拉罐等粘上,及時檢查清理即可。

為避免輪胎出現異響,要養成上車前檢查輪胎和輪轂螺絲、開車時觀察傾聽聲音、定期檢查相關部件等好習慣。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傳祺 GS4 ECO 模式大約可節省 6%左右的油耗,但實際省油效果受多種條件限制。ECO 模式旨在讓車輛自動選擇最佳檔位和轉速,以此減少油耗。不過,像在高速公路上車速超過 90 公里/小時甚至 100 公里/小時,或者停車怠速狀態下,“E
小汽車沒電搭電后,通常需要 1 到 5 小時左右才能充滿電。這一時間并非固定不變,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電瓶虧電程度,若虧電不嚴重,1 到 2 小時或許就能充滿;若虧電嚴重,則可能需要 3 到 5 小時甚至更久。此外,蓄電池容量大小、車
汽車電瓶修復翻新價格和電瓶容量有關系,一般呈正相關,容量越大價格相對越高。這是由于大容量電瓶修復所需材料更多,操作更復雜,對技術要求也更高。不同修復方式下,大容量電瓶成本也更高,像物理修復人工和技術成本高,化學修復需要更多修復液。不過,修復
按次收費和按公里收費哪種更劃算并無定論,需結合實際救援距離等情況判斷;按公里收費的標準也不固定,幾元到幾十元都有可能。按次收費在短距離救援時優勢明顯,像市區內短距離拖車,通常 150 - 300 元即可搞定。而按公里收費,在距離較長時,費用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