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控制器是如何進行環境感知的?

自動駕駛控制器主要依靠多種傳感器共同協作來進行環境感知。激光雷達掃描周圍以獲取物體的位置、形狀等構建三維地圖;攝像頭采集圖像和視頻,經計算機視覺技術處理識別物體;雷達和超聲波傳感器檢測車輛周邊物體;GPS和地圖提供車輛位置與行駛方向;車載傳感器檢測車輛狀態。這些傳感器相互配合,再通過深度學習等技術不斷優化,精準感知環境信息。

激光雷達作為環境感知的“利器”,通過發射激光束并計算反射時間與波長,能快速繪制出周邊障礙物的 3D 圖像,精確呈現物體的位置與距離,讓車輛對周圍環境有一個直觀的“立體認知”。不過它也有短板,難以識別圖像和顏色。

攝像頭則如同車輛的“眼睛”,可以清晰捕捉有顏色的標識和物體等信息。憑借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強大分析能力,能精準地識別和跟蹤物體。但在夜晚或惡劣天氣條件下,它的“視力”會大打折扣,遠距離觀察的能力也有限。

毫米波雷達的優勢在于能夠全天候工作,不管是塵霧彌漫還是雨雪交加,它都能憑借無線電波檢測物體的距離、速度等信息,有效穿透惡劣天氣的干擾。只是它無法識別物體高度,分辨率也不算高,成像能力欠佳。

超聲波傳感器主要負責檢測近距離物體,通過發射超聲波波束來感知周圍情況,在車輛低速行駛或泊車時發揮著重要作用。

GPS 和地圖數據為車輛提供了精確的位置信息以及行駛方向指引,就像是給車輛配備了一個“智能導航員”,讓車輛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從而更好地規劃行駛路線。

車載傳感器時刻監測車輛的狀態,包括速度、加速度、轉向等參數,確保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能夠根據自身狀態進行動態控制和調節。

總之,自動駕駛控制器依靠多種傳感器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盡可能彌補彼此的不足,從而為車輛提供全面、精準的環境感知信息,保障自動駕駛的安全與穩定運行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附近專業搭電一般對車輛型號沒有嚴格限制,但帶有啟停功能的特殊車型需特別留意。普通小轎車和SUV的搭電救援相對簡便,只要保證電瓶正負極連接正確即可。而帶有啟停功能的汽車,其電瓶為AGM和EFB類型,搭電救援條件更嚴格,需使用高質量電瓶連接線,
手工電瓶修復的基本原理是,通過特定手段去除或減少電瓶內部致使性能下降的有害物質,讓極板上的惰性物質重新參與電化學變化,恢復其充放電能力。比如,極板硫化時可采用去硫處理,或用脈沖電流擊碎硫酸鉛結晶;過度放電的電瓶,用專門充電設備以正確參數充電
若在邵懷高速修車后發現問題未解決,可通過收集證據、與維修方協商、向相關部門投訴以及采取仲裁或訴訟等方式維權。收集維修記錄、發票等證據,是后續維權的基礎,能清晰呈現維修情況與問題所在。與維修方協商時,要理性表達訴求,爭取友好解決。協商不成,可
在低溫環境下汽車搭電應急,需注意諸多要點,從準備工作到操作細節,每一步都關乎能否成功搭電與車輛安全。低溫會影響電瓶性能,因此要準備高質量的 16 平方、3 米左右的銅線作為搭電線,預熱沒電的蓄電池提升其活性。連接正負極必須遵循“紅正黑負”原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