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汽車年檢新規對環保檢測標準有怎樣的改變?
汽車年檢新規在環保檢測標準上有諸多改變。一方面,尾氣檢測執行更嚴格的環保新國標,裝用點燃式發動機汽車要達到國I及以上標準,裝用壓燃式發動機汽車要達到國III及以上標準,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需達到國III及以上標準,且肉眼可見煙則年檢不通過;另一方面,增加了OBD檢查等新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流程和標準更嚴格,同時原有的環保檢驗標志與年檢標志合并。這些改變旨在更好地把控汽車環保性能。
在新規定下,尾氣排放不合格的機動車嚴禁上路行駛,并且會責令限期維修。這一要求使得尾氣排放檢測真正成為了保障空氣質量的有力關卡,促使車主更加重視車輛的尾氣排放狀況。新國標不僅在排放限值上更加嚴格,檢測證據鏈也變得更為透明。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相關委托和核發管理工作,從管理層面確保檢測的公正與規范。
在檢測執行方面,檢測方法、流程都有革新。汽車尾氣檢測按國六標準執行,采用配備智能家居研判應用軟件的硬件儀器,大大提升了檢測的精準度,也杜絕了檢測作假的可能。對于黃標車、老舊工程車這類尾氣排放重點關注對象,要求到特定車管所進行檢測,進一步加強了對它們的監管力度。
而且,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志按新生產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分階段實施,分為綠色和黃色。有效期期滿前3個月內要進行環保定期檢驗,有效期內標志若損壞或遺失,可憑行駛證和登記證書補發。雖然原有的環保檢驗標志與年檢標志合并,車主無需額外領取環保認證標志,但尾氣排放檢測的重要性絲毫未減。
總之,汽車年檢新規的這些改變,全方位加強了對汽車環保檢測的管理。從標準的嚴格設定,到檢測流程的細致規范,再到標志管理的優化,都彰顯了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致力于推動汽車行業的綠色發展,為我們創造更清新的空氣環境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評估二手車里程數的真實性,可通過查看內飾磨損、輪胎與剎車片情況、查詢維保記錄等多種方式。內飾中,常接觸的方向盤、座椅等部位磨損程度能反映使用頻率;輪胎正常5萬公里左右有明顯磨損,4個輪胎新舊差異大或剎車盤過新可能有問題;維保記錄可從4S店、
智駕數據閉環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差異顯著。在數據采集場景,早期多依靠采集車規模化采集,如今量產車長尾場景采集漸成主流,像理想汽車就利用車主駕駛數據訓練模型。數據標注場景中,正從傳統方式向 AI 自動化高精度標注轉變,蔚來 NWM 甚至無需數據
選擇自駕游車輛時,判斷四驅系統對不同路況的重要性,需結合路況的復雜程度與特性。在干燥鋪裝路面,四驅系統作用相對有限,但能提升操控穩定性;而在濕滑路面,四驅可將動力均勻分配到四輪,增加抓地力,降低打滑風險。在泥濘、崎嶇的非鋪裝路面,四驅強大的
新車和舊車的車輛殘值評估方式存在明顯不同。新車評估主要聚焦于品牌影響力、車型受歡迎程度、顏色是否主流、配置高低等固有因素,同時參考廠商指導價等費用。而舊車評估除了要考慮上述部分因素外,車齡、行駛里程、過戶次數、保養情況等動態因素對其影響更大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