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營運車輛出險后第二年保費上浮與出險次數有怎樣的具體關系,上浮多少?
營運車輛出險后第二年保費上浮與出險次數緊密相關,具體上浮幅度有明確規定。交強險方面,出險次數多保費就高,出險少保費則低。商業險中,一年內出險兩次,下個周期保險費用上浮 25%;出險三次,上浮 50%;出險四次,上浮 75%;出險 5 次及以上,上浮 100%。若出險一次為無責事故,保費變化不大;涉及人員身亡,可能上漲 10% - 30%。總之,出險次數越多,保費上浮越顯著 。
具體來看,交強險遵循《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費率浮動暫行辦法》,其保費上漲只和出險次數掛鉤,和出險金額并無關聯(摩托車和拖拉機暫不浮動)。要是一年之內交強險沒有出險,第二年保費就只需交855元;要是連續上兩年都沒有出險,保費更是優惠到只需交760元。這無疑是對安全駕駛的一種鼓勵。
而商業險方面,規律就更為清晰明確。當營運車輛在一年內出險兩次時,下個周期的保險費用將會上浮25%,這意味著車主需要比之前支付更多的費用來維持保障。若出險次數增加到三次,上浮比例直接提升到50%,保費負擔明顯加重。當出險四次時,保費上浮幅度達到75%,保險成本大幅攀升。要是一年內出險5次及以上,保費更是會直接翻倍,上漲100%。另外,若出險一次為無責事故,對保費影響較小;但一旦涉及人員身亡,保費則會有10% - 30%不等的上漲。
綜上所述,營運車輛出險后第二年保費上浮情況有著嚴格且細致的規定。交強險和商業險都根據出險次數來調整保費,出險次數的增加會帶來保費的顯著上浮。車主們應當謹慎駕駛,減少出險次數,這樣既能保障自身安全,又能在保險費用上獲得實惠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阿斯頓馬丁悠久的品牌歷史對其SUV車型影響深遠。從1913年品牌創立至今,一個多世紀的沉淀賦予了車型獨特魅力與個性化特點。比如首款SUV車型DBX,將GT跑車的性能、優雅與SUV的功能、實用相融合,樹立超豪華SUV新標桿。后續高性能版本DB
比亞迪騰勢品牌定位于中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市場,目標鎖定30萬至80萬元區間的乘用車領域。騰勢由比亞迪與戴姆勒攜手創立,自成立便專注此賽道。其車內運用軟性材質與實木飾件,盡顯豪華質感;技術不斷創新,動力與操控表現出色;還配備先進智能駕駛輔助系
發動機故障燈亮黃燈,最常見的原因涵蓋傳感器、保養、油質、混合氣燃燒及假故障等方面。傳感器方面,像水溫、曲軸位置等傳感器若受損、接觸不良或信號中斷,會使 ECU 無法精準獲取發動機數據。保養不當,不按時保養且駕駛習慣差,加重發動機負擔。油質不
電子行駛證的有效期最長為7個工作日。電子行駛證通過“交管12123App”申領,其授權有效期有此限制,機動車所有人等可中途解除授權,一旦解除或到期,電子行駛證便自動作廢。而且,下載的電子行駛證上加注了使用人、用途事項和有效期限水印,同樣規定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