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裝配線的新技術有哪些應用?

發動機裝配線應用了不少新技術,如機器人技術、RFID系統和協作機器人等。在全柴動力公司,機器人技術用于發動機裝試關鍵工序,提升生產速度與質量;RFID系統能自動記錄生產信息,實現可視化管理與過程控制,解決條碼技術的諸多問題;協作機器人用于油底殼螺栓智能擰緊,具備防錯等功能,可提高效率與保證質量,還實現了產品質量可追溯。

在全柴動力公司,機器人技術在發動機裝配線的關鍵工序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從發動機裝試時關鍵螺栓的精準擰緊,到關鍵參數的高效測量,再到零部件的智能涂膠與壓裝,甚至是外觀噴涂環節,都有機器人的身影。這不僅大大提升了生產速度,更確保了質量控制,降低了人為錯誤出現的可能性,提高了生產線整體的運行效率,使得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

RFID系統在發動機裝配線的應用也別具一格。電子標簽初始化時,工人在0工位PC機輸入發動機型號和產量等信息,讀寫器寫入ID號信息后標簽與發動機托盤上線。在裝配工位,讀寫器獲取數據并傳至MES系統,顯示應安裝部件信息,作業完成反饋后再寫入工位信息,如此實現信息的準確快速傳遞。檢測不合格進入返修區時,讀寫器能提取信息對比,顯示故障原因。最后,標簽信息清空以便循環使用。這一技術動態存儲工位作業信息,保證信息連接,實現了物流可追溯性。

協作機器人在發動機裝配線油底殼螺栓智能擰緊方面堪稱亮點。采用倒掛式應用模式,借助視覺引導技術,開發空間三維反力抵消和重力平衡機構,基于RFID實現多機型程序自動調用。其裝置組成巧妙,具備防錯功能且與線體聯動。實際應用效果出色,實現全系列發動機油底殼螺栓智能擰緊,節省人力,提升效率,還保證了產品質量可追溯。

總之,這些新技術在發動機裝配線的應用,從不同方面提升了發動機裝配的質量、效率與可追溯性,推動著汽車制造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發現汽車缺防凍液不一定要立即添加,需視具體情形而定。倘若防凍液仍在保質期內,且損耗處于合理范圍,可直接添加同一品牌、規格的防凍液;若已過保質期,即便只是少量缺失,也應放凈舊液后更換新的。此外,不同品牌防凍液不能混用,添加時要等車子冷卻,以防
車輛備胎更換和正常輪胎更換原理類似,但因備胎性質、車型不同而存在差異。正常輪胎更換是用全新同型號輪胎替換,可正常使用;而備胎有全尺寸和非全尺寸之分,全尺寸備胎能正常替換,非全尺寸備胎只能臨時替代,且有諸多限制。不同車型的備胎放置位置也不同,
汽車修理點的維修時間沒有固定標準,少則一小時,多則可能要一個月,具體時長因多種因素而異。小問題如小擦小碰、換小零件等,一般 1 - 2 小時可解決;而大部件損壞、發動機和變速箱大修等復雜問題,則可能需數天甚至一個月。維修時間還會受備件供應、
新車和舊車的車身養護重點存在諸多不同。新車著重基礎保護與規范養護,因其出廠自帶保護膜,購車三個月內無需急于打蠟,保養多依原廠規定,按固定周期進行,如定期清潔、檢查油液等,同時要控制洗車次數,避免不當操作損傷車漆。而舊車零部件磨損大,養護要更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