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車企“變卦”,中國汽車產業咋應對?

近年來,歐洲汽車行業風云變幻,奧迪撤回 2033 年停止研發和銷售內燃機汽車的決定,奔馳沃爾沃等傳統車企也紛紛調整停售燃油車計劃。這些“變卦”背后,折射出歐洲汽車產業轉型的復雜與波折。

2024 年,歐洲純電動乘用車注冊量為 199.31 萬輛,市占率達 15.4%,歐盟純電動乘用車市占率為 13.6%。同年 7 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首次達 50%。然而,市場并非一帆風順,2025 年 1 月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有所下降,2 月開始回升,5 月市場份額達到 51.7%。

在此背景下,中國汽車產業在歐洲市場卻表現亮眼。2025 年 4 月,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銷量達 5.3 萬輛,同比增長 121%,市場份額從 2.4%躍升至 4.9%,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成為關鍵增長引擎,中國品牌在該細分市場占有率近 10%,銷量同比激增 546%。比亞迪表現尤為突出,4 月歐洲純電銷量同比增 169%,插混車型推動整體銷量攀升 359%,首次超越特斯拉成為歐洲純電品牌銷量前十。

面對歐洲車企的戰略調整和市場變化,中國汽車產業需積極應對。一方面,貿易壁壘仍是出海的一大挑戰,歐盟碳關稅等政策提高了準入門檻。中國車企已采取本地化生產策略,如比亞迪在歐洲設廠,長城在俄羅斯、泰國建廠;進行技術輸出,蔚來換電模式進入歐洲,華為智能駕駛方案與多國車企合作;注重文化融合,MG 在英國推出右舵定制車型。

另一方面,中國汽車產業正從單一產品輸出向生態系統構建升級。在東南亞、中東建立零部件生產基地整合供應鏈,推動電動車充電標準等標準輸出,在海外推出電池租賃等商業模式創新。

同時,中國車企還需關注歐洲政策動向,提前多元布局。當前歐洲對電動汽車激勵措施和補貼減少或取消,但汽車市場電氣化趨勢仍在推進,中國車企應持續創新,鞏固核心競爭力,打出差異化競爭,積極拓展國際合作,加快本地化投產,在全球市場做好產業與服務建設,以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邁向新高度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Crosslane Coupe 的動力性能較為出色。它搭載由 1.5TSI 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和兩個電動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最大總功率 177 馬力。在雙模式增程技術加持下,城市低速純電驅動安靜順滑,起步輕松;高速或超車時發動
奧迪 Q5L 汽車降價與市場競爭有關。當下汽車市場百家爭鳴,眾多品牌不斷推陳出新,帶來極具競爭力的車型。奧迪 Q5L 為在這片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目光,維持自身市場份額,降價便成為了一種有力手段。不過,其降價原因并非僅
奧迪Q7前機蓋更換費用一般不包括工時費。通常在4S店,奧迪Q7引擎蓋的配件價格大概在7000元左右,這僅僅是配件本身的費用,安裝所需的工時費需另行計算,且工時費由當地4S店依據自身標準確定。此外,地區差異會使配件價格有所不同,像有的地方可能
奧迪 Q5L 水泥灰色實車的空間利用率較高。奧迪 Q5L 車身尺寸較為可觀,長 4765mm、寬 1893mm、高 1659mm,軸距達 2908mm,為車內提供了充裕空間。后排乘坐空間寬敞,頭部約有四指、腿部超兩拳。不僅如此,車內座椅布局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