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制動新規發布,規范“單踏板制動”
近日,一則關乎乘用車安全的重要消息傳來。7月7日,工信部透露,全新的《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強制性國家標準已正式發布,并將于 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一標準的更新,在汽車行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尤其是其中對“單踏板制動”的規范,引發廣泛關注。
相較于2008年發布的舊版本,此次新國標變化顯著。不僅新增了電力傳輸制動系統、電力再生制動要求、緊急制動信號要求等內容,還對駐車解除、制動襯片磨損檢查、電子駐車制動電氣失效等方面進行了修改。
“單踏板制動”模式,簡單來說,是通過控制動力回收強度,弱化傳統制動踏板的使用頻率。在擁堵路況下,其操作的直觀便捷,吸引了不少用戶,甚至成為部分人選擇電車的關鍵因素。然而,隨著該模式的普及,潛在安全問題逐漸暴露。在緊急狀態下,傳統駕駛邏輯中減速和緊急制動有明確的踏板分工,而單踏板模式模糊了這一界限。意外發生時,駕駛者可能因肌肉記憶優先“抬腳”而非果斷踩下制動踏板,造成零點幾秒的延遲或操作混淆,在高速行駛中后果不堪設想。并且,不同廠商單踏板力度標定存在差異,這也讓駕駛者難以準確預判剎停距離。
為規避這些風險,新國標明確規定,默認狀態下不可通過松開油門踏板減速至停車,駕駛員必須通過制動踏板完成車輛剎停。這一規定,意味著“單踏板模式”在國家標準層面得到明確規范。
此外,新國標要求所有新申請型式批準的車型必須強制安裝 ABS 防抱死制動系統,以此提升緊急制動時的穩定性和控制性。同時,當能量回收減速度超過 1.3m/s2 時,車輛必須點亮制動燈,警示后方車輛。
對于新申請批準的車型,大部分標準從 2026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單踏板模式”相關部分則從 2027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對于已批準車型,所有新規將從 2027 年 1 月 1 日起執行。
此次制動新規的發布,是適應車輛電動化和智能化快速發展的必然舉措。通過對制動系統標準的修訂,將進一步提升乘用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動我國汽車行業朝著更加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