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1萬左右的二手車有哪些需要重點檢查的部位?
購買 1 萬左右的二手車,需重點檢查輪胎、剎車、發動機艙、底盤、車輛保險等部位。輪胎關乎行車安全,要查看生產日期、磨損程度與側面狀況;剎車系統直接影響制動效果,需檢查剎車片厚度與剎車盤情況;發動機艙內部件眾多,要留意是否漏油、水管老化等;底盤部分要查看是否有泄漏或損壞;車輛保險剩余時間長則較為劃算。這些重點部位檢查到位,能幫助買到更靠譜的二手車。
先來說說輪胎的檢查。輪胎側面有4位數字,后兩位代表年份,前兩位代表周數,以此判斷生產日期,若超過6年,即便外觀新也可能需更換。用手指感受花紋深度,能感覺到半個指甲蓋以上算正常,若不到半個指甲蓋甚至花紋快磨平,就需謹慎考慮。同時,仔細查看輪胎側面有無裂紋或鼓包,要是四條輪胎品牌、花紋不同,那車況可能不太好,也需留意是否被車販子打蠟掩蓋磨損情況。
剎車系統的檢查也不容小覷。從卡鉗和剎車盤的縫隙查看剎車片厚度,若厚度不足就需要更換。再留意剎車盤,邊緣若有較深凹槽、表面有很深劃痕,或者在80km/h速度踩剎車時方向盤出現抖動,這些情況都意味著剎車盤可能需要更換。試車時猛踩剎車,若方向盤抖動,剎車盤可能變形;若有“吱嘎”金屬聲,那剎車片可能磨光。
發動機艙內,查看發動機及其附件,像氣門室蓋、油底殼等部位有無漏油跡象,水箱周圍的橡膠水管有無老化或裂開。啟動發動機,原地轟油門,觀察尾氣情況,若冒藍煙,車輛可能燒機油;若尾氣味道重,三元催化器可能存在問題;若冒白煙,缸墊或許有損壞。另外,要是發動機艙油泥糊滿,說明車輛保養較差。
至于底盤,花點錢找修車店將車升起檢查。查看變速箱、油底殼、轉向機、半軸防塵套和減震器等部件有無泄漏或損壞,底盤懸掛連接位置的膠套有無老化開裂,還要留意底盤是否生銹成蜂窩狀,這可能意味著車輛是泡水車。
車輛保險方面,看車前提問賣家保險到期時間,交強險一年約950元,第三者責任險一千多元,保險剩余時間長自然比較劃算。
總之,購買1萬左右的二手車,對這些重點部位細致檢查,能降低買到問題車的風險,讓購車之路更加順暢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