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智駕系統在成本控制方面怎樣進行對比?

不同品牌智駕系統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對比,需綜合硬件配置、供應鏈、自研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量。例如比亞迪通過自研芯片、傳感器及算法,降低對外部供應鏈依賴來控制成本;特斯拉堅持純視覺方案;Momenta能將智駕系統成本控制在萬元級。各品牌因技術路徑、硬件選用等不同,成本有別,像零跑C10和深藍S07在激光雷達等硬件配置上的差異,就導致了成本不同 。

比亞迪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在成本控制上獨樹一幟。其自研芯片、傳感器及算法的策略,極大減少了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沒有了中間環節層層加價,采購成本自然降低,而且在迭代升級時也更加高效。就拿芯片來說,比亞迪自主研發的芯片,既滿足了智駕系統的性能需求,又能很好地控制成本,讓智駕系統的成本得以降低,從而更有利于普及推廣。反觀一些依賴外部供應鏈的品牌,不僅要面臨供貨不穩定的風險,成本也居高不下,這無疑會影響智駕技術的推廣與升級速度。

特斯拉采用純視覺方案,這種技術路徑繞開了激光雷達等高成本硬件,從硬件層面降低了成本。但它的FSD功能需要額外付費,消費者要享受完整的智能駕駛體驗,就需要額外支出一筆費用。

Momenta 則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將智駕系統成本控制在萬元級別,這個成本優勢使其能夠輕松適配 15 萬級別的車型,大大降低了智能駕駛的普及門檻。相比之下,華為的智駕系統成本較高,不過具體價格取決于合作車企的定價策略。

零跑 C10深藍 S07 的對比也很有代表性。零跑 C10 硬件總成本約 1.48 萬元,配置了激光雷達等硬件;深藍 S07 硬件總成本約 1.5 萬元,沒有激光雷達。二者成本差異的核心來源包括激光雷達的有無、芯片架構的代際差距以及傳感器數量與精度等。從長期來看,零跑 C10 的硬件預埋優勢明顯,而深藍 S07 的純視覺方案存在成本天花板。

綜上所述,不同品牌的智駕系統在成本控制上各有千秋。車企們通過不同的技術路徑、硬件選用和供應鏈管理,實現了成本的差異化控制,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智駕系統對汽車安全性的提升十分顯著。它可從事故源頭上削減安全隱患,比被動安全更實用。比如新邁騰的IQ.DRIVE、雷凌T-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都能降低駕駛員行車負擔、提升安全性。同時,像華為乾崑智駕全向防碰撞系統CAS 3.0,能
靈犀智駕應用于多款車型,包括 2025 款五菱星光、寶駿悅也 Plus、寶駿云朵以及寶駿享境 PHEV 2025 款 140km 標準版。其中,2025 款五菱星光是首款搭載該智駕系統的新車;寶駿悅也 Plus 借助其實現無圖城市記憶領航等
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劣勢主要體現在虧電時燃油經濟性不佳、純電續航里程有限、特定工況下動力可能不足以及相比純電車保養成本較高等方面。在虧電狀態下,增程式電動車無法像在滿電時那樣高效運行;純電續航里程較短,出行時充電頻率可能較高;在爬坡等工況下,動
目前并沒有確切數據表明智己汽車智駕的成本相比傳統駕駛輔助系統高多少。智駕系統研發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隨著技術的發展完善,其研發和維護成本不斷增加,由此推測智駕成本可能較高。同時,智己推出的新智駕方案雖能節省一定訓練成本,卻也未涉及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