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智駕的技術研發歷程是怎樣的?

寶馬智駕的技術研發歷程漫長且成果豐碩。自 1916 年寶馬誕生,歷經從航空發動機到汽車領域的轉型,品牌不斷發展。20 世紀 70 年代確立 “純粹駕駛樂趣” 核心標簽,90 年代開創豪華運動型多功能車細分市場。2011 年推出子品牌 “i”,開啟新征程。2025 年,“新世代” 車型將搭載多項前沿技術,同年全新 5 系首搭 V2X 技術。寶馬始終堅持創新,在研發測試中投入巨大,推動智駕技術不斷進步 。

在技術萌芽期(1930s - 1980s),整個智能駕駛領域以理論探索和軍事項目驅動為主,寶馬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開始對智駕技術進行初步的探索,雖技術雛形初現,但受限于當時的整體技術水平,發展較為緩慢。

到了技術積累期(1980s - 2000s),傳感器與算法取得突破,寶馬抓住機遇,在智駕技術上不斷深耕。這一時期,L1級輔助駕駛商業化,寶馬也在相關技術上不斷積累經驗,為后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商業化探索期(2010s - 2020s),技術融合與行業規范化趨勢明顯,L2級輔助駕駛逐漸普及,L4級在限定場景開始試點。寶馬積極順應潮流,不斷推進智駕技術的融合與創新。打出技術王牌「駕控超級大腦」,實現動力與底盤控制二域合一,重構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整合關鍵功能,壓縮決策鏈路延時,基于車主駕駛數據訓練算法,讓智駕技術更貼合實際駕駛需求。

進入高速發展與法規突破期(2020年至今),寶馬更是加速前行。2024廣州車展宣布,2025年1月起,搭配“車路云一體化”V2X模塊的全新BMW 5系將在沈陽量產,V2X技術實現多個場景功能,加強安全預警能力。同時,寶馬在研發測試上不遺余力,通過虛擬仿真技術、大量實際路試,保障技術可靠性與安全性。

總之,寶馬智駕技術研發歷程是一部不斷創新、積極進取的奮斗史。從早期的摸索,到逐步積累與創新,再到如今的高速發展,寶馬始終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動智駕技術邁向新高度,為駕駛者帶來更智能、更安全的駕駛體驗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新款大眾途觀相比老款在動力性能上有提升。新款發動機選擇更為豐富,除保留 1.4T 外,新增 2.0T 高低功率發動機。2.0T 發動機功率和扭矩有提高,部分車型油門響應更靈敏,換擋更順暢。還引入多項新技術優化油耗,動力輸出更平順。此外,傳動
房車租賃價格通常按天計算,多在 500 - 3000 元之間,會受車型、租賃時長、城市、季節及預訂時間等多種因素影響。不同核載人數、床位數量和車輛大小的車型價格有別,如 2 人 1 床的房車 600 - 1000 元/天;租賃時間越長往往越
大型SUV和中型SUV在空間布局上的顯著差異體現在車身尺寸、座位布局和儲物空間等方面。大型SUV車身往往超5000mm,內部寬敞,座位布局靈活且第三排空間更充裕;中型SUV軸距多在2800mm 附近,常見七座版本。在儲物上,大型SUV的后備
1到3萬預算可買到配置較為豐富的二手車有大眾Polo、本田飛度、豐田威馳、鈴木雨燕、豐田卡羅拉、豐田花冠、本田凌派、日產軒逸等。這些車型各有亮點,像大眾Polo經典實用,適合城市通勤;本田飛度外觀時尚、經濟性能佳;豐田威馳耐用省油;鈴木雨燕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