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r 激光雷達的安裝方式有哪些

lidar 激光雷達的安裝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安裝 1 顆:

- 最常見的是安裝在車頂正中間(瞭望塔),也有少量車型安裝在前格柵位置。

- 當安裝在車頂時,一般會根據引擎蓋的位置,將 FOV 下傾 1 - 2°安裝,以獲得最佳檢測性能。

- 優點是檢測視野好,不易被沙石濺射和碰撞損壞;缺點是更易受太陽光直射,對工作溫度要求高,不便于清洗,車輛正前方有 7 - 15m 左右的盲區。

- 示例有蔚來 ET7

2. 安裝 2 顆:

- 通常布置在車輛前部兩側,如靠近車燈位置或前側左右保險杠處。

- 優點是無近距離盲區,易清洗,不易受太陽光直射;缺點是安裝位置低,易被沙石濺射和碰撞損壞,防污和售后成本高。

- 示例有小鵬 P5 和集度汽車(但集度汽車的設計在量產時被取消)。

3. 安裝 3 顆:

- 1 顆瞭望塔+2 顆側面:1 顆瞭望塔式的前向激光雷達,2 顆側后向激光雷達在兩側的前翼子板,可幫助駕駛員監測盲區,提升安全性。

- 示例有蔚來 ET9威馬 M7

- 1 顆車頭+2 顆側面:主要是華為系的車型采用這種安裝方式,如阿維塔 11。

- 這種方式外觀設計和散熱難度低,但位置偏低,易受污染和破壞,維修成本高。

4. 安裝 4 顆:

- 示例有路特斯 Eletre,車頂前后各布置 1 顆,左右前翼子板處各布置 1 顆;機甲龍車頭前部布置 3 顆,后向布置 1 顆,可實現激光 360 度全視角覆蓋。

5. 安裝 5 顆:

- 目前市面上布置 5 顆雷達的只有本田 Legend Hybrid EX,在 2021 年 3 月發布,采用前 2 后 3 的布置,不過該車型限量生產 100 臺,以租賃形式在日本本土銷售。

在 L2 級自動駕駛系統中,車頂位置裝配 1 顆激光雷達是較主流的方案;在 L2+、L3 場景,也有許多車型裝配 2 個補盲激光雷達;4 顆及以上數量的激光雷達,因成本較高,實際量產車中使用較少。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4.59-17.09萬
獲取底價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聲稱有效的電瓶修復技術有脈沖修復法、補水修復法、全充全放修復法、化學修復法等多種。脈沖修復法靠瞬間大電流沖擊極板硫化物;補水修復法針對缺水電瓶添加蒸餾水;全充全放修復法通過反復充放電激活化學物質;化學修復法則使用特定試劑去除極板的硫化物與氧
如果汽車多次搭電不成功,高新汽車救援服務的專業人員會先利用先進檢測設備讀取車輛故障碼,結合經驗分析原因,再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否繼續嘗試搭電,或是改用拖車將車輛運至維修點;部分服務還有失敗后的補救機制,如免費更換電瓶等。高新汽車救援服務有專業
創造匠電瓶修復一次的收費沒有固定標準,大致在幾十元到一千元之間。這是由于電瓶修復收費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地區不同,經濟發達地區收費相對較高;電瓶類型有別,小型電池與汽車、電動自行車電瓶收費不同;損壞程度不一,輕微故障費用低,嚴重問題則費用高
在寒冷天氣下汽車沒電了,處理方式確有不同。寒冷天氣中,電瓶內阻變大、自充電慢、放電電流下降,導致打火相對困難。此時,可嘗試用應急啟動電源、借其他車輛電瓶啟動,手動擋車型還能推車啟動;充電時需遵循淺放電勤充電原則,且充電時間較長,一般為10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