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奔馳汽車制造廠如何保證車輛的安全性?

北京奔馳汽車制造廠通過多種方式來保證車輛的安全性。

首先是安全帶的不斷改進,1968 年推出三點式安全帶,1973 年成為所有車型標準裝備,之后又對安全帶幾何形狀和下部安裝點進行優化,確保最佳定位。

接著是安全帶預緊器的發明,在 1970 年代初開發,1980 年首次用于前排座椅,1984 年成為乘用車型標準裝備,能在碰撞時迅速拉緊安全帶。

安全氣囊的開發是又一里程碑,1967 年開始研發,1980 年代末批量生產,如今已能根據碰撞嚴重程度自適應充氣。

奔馳還開發了安全帶限力器,在車輛乘員被安全氣囊緩沖時減少安全帶約束力,減輕前排乘客上半身負荷。

在應對側面碰撞方面,奔馳采用更堅固的門鎖和鉸鏈、特殊填充物,1995 年和 1998 年分別采用側氣囊和簾式安全氣囊,還為跑車和敞篷車開發專用安全系統。

PRE-SAFE 系統于 2002 年底誕生,是創新的乘員保護系統,能預測事故并啟動預防性措施。可充氣安全帶能降低后排乘客受傷風險。

在調查方法上,用激光掃描儀或高清衛星地圖替代手工繪制現場草圖,產生更詳細準確的草圖。國際調查基于不同數據庫標準化數據成立新的項目 iGLAD,但仍需在其他市場進一步調查以縮小數據差距。

奔馳早在 50 多年前就成立事故研究調查中心,1959 年的奔馳 190 碰撞測試奠定車輛安全基礎,1969 年成立事故研究中心,到 2018 年已研究超 5000 起事故。

車輛在批量生產前,需在計算機上進行 1.5 萬次事故模擬,并在車輛安全技術中心進行約 150 次真實碰撞測試。事故研究人員會在事故現場從一系列基本問題著手,將信息錄入計算機轉化為可視化資料并進行比較,以開發新的安全系統。

奔馳還根據事故研究結果改進車身結構,引入偏置碰撞測試和可變形障礙物碰撞測試。奔馳 S 級轎車在被動安全方面,搭載智能魔術車身系統,通過抬高車身保障駕駛艙完整,車頭、車尾有吸能區,采用鋼鋁混合結構。還首創后排正向安全氣囊,更好地保障后排乘員安全。

在主動安全方面,奔馳是全球首個獲得 L3 級國際認證的車企,其 L3 級自動駕駛系統針對車輛控制權歸屬有更詳細劃分,已在國內啟動道路測試。

奔馳還致力于兒童交通安全,舉辦“小孩說話也管用”活動,推動構建“兒童交通安全友好型城市”。

此外,奔馳在新車上市前歷經 1.5 萬次模擬碰撞測試,還將 X 射線技術應用于碰撞測試,建立安全“游樂場”進行極端條件測試。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也有眾多創新成果。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讓電瓶修復可采用多種方法,化學修復法是其中一種有效手段。化學修復法主要是借助特定化學試劑,像電瓶修復液來去除極板上的硫化物和氧化物。比如補水充電修復法,通過加注蒸餾水或修復液來改善因缺水導致的虧電;更換電解液可處理電解液濃度低或含雜質的問題
與知名品牌電瓶相比,萬里牌電瓶優勢明顯,并無明顯不足。萬里牌電瓶高性能、長壽命,其先進制造工藝讓放電性能、充放電效率和循環壽命都相對較高,能降低更換頻率。它的產品線豐富,從家用到工業應用均有覆蓋,在汽車啟動電瓶領域口碑良好。而且,萬里牌電瓶
電瓶修復技巧培訓中的脈沖修復技術,原理是通過脈沖電流清理電瓶內部硫化物來恢復電池容量,操作要點在于選合適脈沖充電器,按說明連接電瓶且控制充電時間。脈沖修復技術以微電腦芯片為核心,特定脈沖充電能在高電壓下擊穿絕緣層除硫化。脈沖信號可擊碎硫化結
一般家用轎車電瓶修復選項,既可以通過電瓶測試儀和充電器來操作,也可以前往專業的電瓶修復點。當檢測出電瓶電量不足,電壓低于12.4V時,可使用智能充電器,連接后找到“修復充電”選項并設置參數進行修復;若硫化嚴重,則需用脈沖充電器激活修復。而在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