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季:通用與特斯拉的迥異答卷
財報季來臨,通用汽車與特斯拉交出了風格迥異的答卷。
這兩家公司都承受著關稅壓力,在增長放緩且未來將失去補貼的電動汽車市場中激烈角逐。
通用汽車第二季度因關稅損失10億美元,可它依舊將電動汽車視為核心發展方向。目前在銷量上,通用汽車雖落后于特斯拉,但它在車型多樣性上發力,擁有超過12款電動汽車車型,雪佛蘭也已成為美國第二大電動汽車品牌。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通用汽車反復提及“靈活性”,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和首席財務官保羅?雅各布森九次提到該詞。這種靈活性體現在工廠規劃上,通用汽車致力于打造既能高效組裝電動汽車,又能生產燃油車的工廠,并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兩者的生產比例,以此來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此外,通用汽車還宣稱其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超級巡航、安吉星以及其他軟件服務帶來了40億美元的遞延收入,這些收入將在未來逐步確認。
而特斯拉則全力押注“未來”。對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來說,“未來”意味著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特斯拉約74%的收入仍源于汽車銷售,然而第二季度汽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6%。馬斯克并不想讓特斯拉僅僅局限于汽車公司。他透露,備受期待的更便宜車型實際上只是Model Y的簡化版。馬斯克渴望制造并銷售擎天柱機器人,積極部署自動駕駛車輛。但現實是,這些“未來產品”目前尚未帶來利潤,甚至沒有收入。
特斯拉通過“監管式完全自動駕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獲取收入,在南奧斯汀地區對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收費,不過尚未形成規模,也未實現盈利。馬斯克承認未來幾個季度可能充滿挑戰,但他堅信這些新領域最終將成為特斯拉利潤的主要來源。只是,特斯拉的轉型之路或許比馬斯克預期的更為漫長,還可能面臨監管法律等諸多壓力。
在這個財報季,通用汽車憑借“靈活性”穩扎穩打,特斯拉則憑借對“未來”的大膽押注勇敢探索,它們不同的策略,也讓人們對電動汽車行業的未來充滿更多期待與思考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