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廠家生產的機油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機油廠家生產的機油等級主要通過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的粘度等級和美國石油學會(API)的質量等級來劃分。SAE標準里,夏季高溫型數字越大粘度與適用最高氣溫越高;冬季低溫型“W”前數字越小適用最低氣溫越低;全天候型“W”前后數字分別對應高低溫情況。API標準下,S開頭用于汽油發動機,C開頭用于柴油發動機,字母越靠后質量等級越高。
在SAE粘度劃分法中,夏季用的高溫型機油標識為20、30、40、50等。數字越大,就表明其粘度越大,能夠適應的最高氣溫也就越高。比如在炎熱的南方地區,車輛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行駛,使用高粘度的夏季高溫型機油,能更好地保證發動機各部件之間的潤滑,減少磨損。
冬季低溫型機油標識為0W、5W等,“W”前數字越小,低溫粘度越小,適用的最低氣溫越低。在寒冷的北方,低溫環境可能會讓普通機油變得粘稠,難以流動,而這種低溫型機油憑借其良好的低溫流動性,能在車輛啟動瞬間迅速到達發動機各個部位,為發動機提供及時的保護。
全天候型機油,如5W - 20等,“W”前數字越小適用最低氣溫越低,“W”后數字越大適用最高氣溫越高。這種機油適應性更強,無論季節如何變化,都能為發動機提供較為穩定的潤滑和保護。
API質量劃分法里,以S開頭適用于汽油發動機,從SA、SB一直到SN,字母越靠后,質量等級越高,也就意味著機油中會有更多用于保護發動機的添加劑。而C開頭的系列則用于柴油發動機,同樣是字母越靠后,質量等級越高。
總之,機油等級的劃分有著嚴謹的標準體系。SAE的粘度等級確保機油能在不同溫度環境下發揮作用,API的質量等級則保障了對不同類型發動機的適配和保護。車主在選擇機油時,要充分考慮車輛使用地區的氣候條件以及發動機的類型,依據車輛使用手冊來挑選合適等級的機油,如此才能讓發動機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延長使用壽命。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