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后市場打響“反內卷”戰役
2025 年,“反內卷”成為中國經濟年度關鍵詞,汽車后市場也深陷內卷泥沼,如今一場“反內卷”戰役正悄然打響。
近年來,汽車后市場發展形勢嚴峻。國四車輛納入以舊換新補貼范圍,老舊燃油車淘汰進程加快,修理廠傳統盈利板塊遭受沖擊。與此同時,電商平臺價格戰愈演愈烈,保養價格從行業基準價“198 元”降至頭部連鎖的“1 元保養”,洗車價格被壓至 8.9 元,輪胎業務也陷入價格與服務雙重內卷。同行低價截流手段層出不窮,24 小時流動補胎 30 元、治理燒機油從 2500 元降至 688 元等超低價服務屢見不鮮。
在這樣的背景下,多地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積極行動。8 月 1 日,北京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發布《關于聯合抵制“內卷式”競爭 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的倡議書》,堅決抵制非理性式競爭,杜絕偷工減料、使用假冒偽劣配件等行為,建議維護行業信譽與誠信。南京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也開展招標規則重塑行動,推動政府公務車維修改變招標規則,聯合百家以上企業發出《南京汽修行業可持續發展聯合聲明》,強調低價競爭危害公共利益,呼吁設置招標價格紅線,同時實施行業自救行動。
此前,汽車維保行業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10 年前行業內卷初現苗頭,2016 - 2022 年大量資本涌入,惡性競爭愈演愈烈,2023 - 2025 年內卷加劇,生存危機凸顯。例如,2023 年一類維修企業工時報價 160 元可入圍,到 2025 年報價 60 元卻無法中標;2024 年一次公務車維修招標中,某企業工時單價竟報到 0.7 元。
為了吸引客戶,各類低價促銷活動層出不窮。京東養車舉辦保養節,提供 10 萬套 1 元保養卡,推出 99 元的 4L 全合成保養套餐;互聯網平臺推出“洗車+免費檢測”,洗車價格低至 9.9 元甚至 0.1 元“秒殺洗車套餐”。然而,這些低價背后可能隱藏著服務質量下降等問題。
如今,行業“反內卷”刻不容緩。“反內卷”不僅是行業協會的呼吁,更是市場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通過誠信經營、提升服務質量、加強技術創新,汽車后市場才能擺脫內卷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讓消費者真正受益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