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汽車道路救援模式和國內有何不同?
國外與國內的汽車道路救援模式在救援體系、呼叫方式和救援力量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同。國外不少國家有著完備的救援體系,法規建設與調度機制健全,且呼叫救援方式多樣,像北美用 911、歐洲用 112 報警等。同時,部分國家空中救援成熟,公路系統智能化。而國內救援體系尚在完善,呼叫方式集中在特定號碼與保險公司等,空中救援起步較晚,目前主要由政府和衛生部門主導 。
在救援體系方面,國外汽車高速道路救援全流程運用先進技術,保障救援人員與裝備有效聯動。以德國IFBA展會為例,各類先進清障車及新技術紛紛亮相,歐洲清障車不僅噸位增大,新能源清障車也已登場,在重型工作中柴油機依舊是可靠之選。而國內道路救援雖能在高速開展,但涉及諸多因素,救援車輛行駛規范在不同地區存在差異,保險公司服務范圍也不盡相同。
呼叫方式上,國外除傳統報警電話外,還有手機應用、車載導航系統緊急救援功能、無線電設備等多種求助方式,例如美國的“911”手機應用。國內普通道路可撥打122咨詢拖車電話,高速上撥打12122等,江蘇高速還能撥打96777 ,通過保險公司呼叫拖車較為常見,像人保95518、平安95511、太平洋95500等,不過各保險公司免費拖車距離有別。4S店是否提供服務及是否收費因店而異,專業拖車公司分布在各城市,通常會收取費用。
空中救援力量也是一大差異點。美國重要路段有巡警監視,空中救援成熟,航空器多樣;德國ADAC協會網點覆蓋全德,空中救援直升機響應快速。中國2011年才開始出現空中救援,目前主要由政府和衛生部門主導,企業參與較少,但已有企業嘗試,隨著國家對民用航空器管制放開,民用救援直升機應用正逐步發展。
總之,國外汽車道路救援模式在體系、呼叫方式和空中救援力量等方面發展較為成熟,國內雖在不斷進步,但仍存在一定差距,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不斷完善救援體系,拓展呼叫方式,加強空中救援力量建設。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