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瓶維修過程中,維修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是怎樣的?
電瓶維修過程中,不同維修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各有不同。比如液體密度計,要先拆電池通風孔蓋、驅除氣泡空氣,垂直放入單體電池吸入電解液后記錄讀數并做溫度補償。電池檢測儀需正確連接正負極,按相應按鍵后記錄放電時間和電壓。高速放電計要確保電池電量,正確連接并調整開關后進行負載測試。掌握這些工具的正確用法,能助力精準判斷電瓶狀況,保障維修效果 。
使用液體密度計時,細節操作尤為關鍵。在拆下電池通風孔蓋后,仔細驅除密度計氣泡中的空氣,這一步驟能保證測量的精準度。手持密度計垂直放入單體電池,讓收集管充分浸入其中,耐心等待氣泡完全排盡,吸入足夠的電解液,使密度計自由浮動。此時記錄讀數,并依據溫度進行補償計算,超過 27℃每 5℃加 0.004,低于 27℃每 5℃減 0.004 ,同時要留意充電后每個電芯密度差不應超過 0.025 ,否則電芯可能存在損壞風險。
電池檢測儀的操作需嚴謹對待。將紅線準確連接電池正極,黑線連接負極,連接無誤后儀器屏幕亮起并發出警報。依次按下電流選擇鍵、電壓選擇鍵、復位鍵和放電鍵,當聲音停止時,開始記錄放電時間并關注顯示的電壓。它既可以測試單個電池性能,也能對成組整體電池進行檢測,運用交流注入法測量端電壓和內阻,從而判斷電池容量和技術狀態,找出落后電池。并且要依據電池容量選擇合適的放電電流與電壓。
高速放電計使用前,要確保電池至少充滿 65% 。斷開正負極端子后,正確連接放電計并調整開關,盡量將檔位設為快速放電電流的 50% 或 20h 放電速率的 3 倍,進行 10s 負載測試并記錄電壓。若某節車廂電池故障,會出現過度放氣或過熱現象,借此可判斷故障電池。若電壓未達最低值或充電后仍不達標,就需更換電池。
總之,電瓶維修工具的正確使用,是保障電瓶維修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石。每種工具都有其獨特的操作流程和要點,維修人員需熟練掌握,才能在面對電瓶問題時,準確診斷并有效解決,為車輛的正常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