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10日今年汽車以舊換新申請破830萬
在 2025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一級巡視員耿洪洲透露了一則令人矚目的消息:截至 9 月 10 日,今年汽車以舊換新申請量已突破 830 萬份。這一龐大的數字,直觀地反映出當下汽車消費市場的活躍態勢。
商務部一直致力于推動汽車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目前正聯合相關部門積極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工作,大力支持地方破除汽車消費的限制性措施,為汽車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深入實施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帶來的積極影響是多方面的。它不僅有力地促進了汽車消費的增長,讓更多消費者有意愿參與到汽車更新換代的行列中,還推動了汽車產業的升級,促使車企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同時,在資源管理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按照商務部規定,2025 年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有明確的標準。個人消費者若報廢 2012 年 6 月 30 日(含當日)前注冊登記的汽油乘用車、2014 年 6 月 30 日前注冊登記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車,或 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或 2.0 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可獲得一次性定額補貼。其中,報廢符合條件舊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 2 萬元;報廢符合條件燃油乘用車并購買 2.0 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 1.5 萬元。并且,在一個自然年度內,每位個人消費者最多享受一次汽車報廢更新補貼。
展望未來,商務部將繼續抓好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實工作。持續優化相關平臺功能,借助數據賦能,讓補貼資金能夠及時、便捷地直達消費者手中,提升消費者的獲得感。同時,商務部還將進一步推進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通過改革的方式破除束縛汽車消費的各種障礙,推動汽車消費模式從單純的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積極培育汽車消費新的增長點,助力汽車市場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