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駕駛輔助技術國際領先,滲透率超六成
2025 年初至 7 月,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傳來好消息,組合駕駛輔助技術展現出強勁發展態勢,其滲透率超六成,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這一時期我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的乘用車新車銷量達 776 萬輛,滲透率升至 62.6%,與 2021 年同期相比,銷量增加 570 萬輛,滲透率提升 40 個百分點。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已經成為新車型的一大亮點,也成為消費者購車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如今市場上銷售的車型大多屬于 L2 級組合駕駛輔助范疇,該系統能承擔一些基本駕駛操作任務,如控制車速、車道保持等,但駕駛員仍是最終責任主體。
組合駕駛輔助技術的規模化應用為汽車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我國已明確將智能網聯汽車列為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八大領域之一。過去五年,我國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深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建立起涵蓋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網聯云控等的完整產業鏈體系。
2025 年更是政策密集落地期。7 月,國務院通過“人工智能 +”行動意見,強調 AI 與汽車融合;8 月,八部門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推動“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并支持有條件批準 L3 級自動駕駛準入,為高階智駕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市場監管總局發文規范車企宣傳,防止夸大輔助駕駛功能。
值得關注的是,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強制性國標已公開征求意見。下個月中旬,2025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將召開,屆時將圍繞智能網聯汽車安全議題展開研討。相關部門還將抓緊編制新時期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支持車用人工智能、汽車操作系統、智能線控底盤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健全完善汽車技術標準體系,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等工作。
我國組合駕駛輔助技術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正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未來也有望在國際舞臺上綻放更耀眼光芒,為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