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在華投建全球首個海外全流程研發中心,2026年啟用極端環境實驗室
**大眾在華投建全球首個海外全流程研發中心,2026年啟用極端環境實驗室**
11月25日,大眾汽車集團在華戰略布局迎來關鍵里程碑——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位于合肥的全新批次測試車間正式啟用,標志著集團首個德國境外全流程研發測試中心全面落地中國。這一舉措不僅強化了大眾在華本土化研發能力,更通過2026年中期將投用的極端環境模擬實驗室(FIT),為全球市場車型適應性測試提供技術支撐。
**全鏈條研發閉環,加速本土化創新**
合肥研發中心作為大眾全球研發網絡的重要節點,首次實現從概念設計到量產驗證的全流程覆蓋。與德國總部研發體系協同,該中心聚焦新能源汽車平臺開發、智能網聯技術集成及極端環境測試,填補了大眾在亞太地區高端研發基礎設施的空白。測試車間已具備整車動態驗證、三電系統標定等核心功能,而即將建成的FIT實驗室可模擬-40℃至60℃溫度、海拔5000米及高濕度等復雜工況,大幅縮短寒帶、熱帶及高原地區的車型適配周期。
**技術外溢效應凸顯,賦能區域產業鏈**
大眾中國透露,合肥基地已吸引超200家本土供應商參與研發合作,形成以主機廠為核心的“研發生態圈”。此前,該中心于2024年啟用的智能網聯城市測試跑道,累計完成超10萬公里自動駕駛數據采集,為此次全流程研發中心落成奠定基礎。按規劃,至2027年三期項目竣工后,合肥研發中心將容納3000名工程師,覆蓋新能源整車、電池、軟件等全領域研發,進一步推動中國技術反哺全球市場。
**“在中國,為世界”戰略深化**
大眾集團中國區總裁指出,選擇合肥作為海外最大研發樞紐,源于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集聚優勢及政策支持。中國市場的快速迭代需求促使大眾將尖端技術驗證前置至本土,例如FIT實驗室數據將直接用于改進歐洲市場電動車型的低溫性能。分析認為,此舉標志著跨國車企從“市場導向”向“技術導向”在華投資的轉型,中國正成為全球汽車技術創新的策源地之一。
隨著2026年極端環境實驗室的投運,大眾在華研發能力將完成從“本土適配”到“全球輸出”的跨越,為集團2030年電動化目標提供核心支撐。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