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輪轂的制作工藝是怎樣的?

電鍍輪轂的制作工藝主要有一系列的流程和方法。

先做輪轂電鍍前檢查,看看有沒有問題。

然后進行輪轂脫漆處理,把原有的漆去掉。

接著輪轂拋光打磨,把表面弄光滑。

再做輪轂清洗侵泡,讓輪轂干凈。

之后噴芥子漆,然后就是關鍵的輪轂電鍍環節,這能讓輪轂更耐腐蝕和美觀。

接著噴面漆,最后做鹽霧測試,保證質量。

電鍍輪轂工藝分三種:輪轂噴鍍、輪轂水電鍍、輪轂真空鍍。

制作時先鑄造,把鋁合金或鎂合金熔化倒入模具冷卻成輪轂。

接著加工,像切割、鉆孔、車削這些工序都不能少。

然后拋光,把毛刺和瑕疵除掉。

最后就是電鍍,鍍上一層金屬。

這制作過程每道工序都得嚴格控制,得用高精度機器設備和優質工藝技術,才能做出好的電鍍輪轂。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智能駕駛與無人駕駛在法律責任認定方面存在顯著區別,智能駕駛下責任主體多為駕駛員,無人駕駛則通常由系統或車企擔責。智能駕駛本質是“人機共駕”,多處于 L1-L3 級別,駕駛員使用輔助駕駛時仍需履行觀察路況等義務,事故責任主要歸駕駛員;無人駕駛
五菱光標志在不同車型上存在差異。五菱車標主要有紅色和銀色兩種,雖整體都是五個菱形結構排布組成,但在顏色、字體等方面不同。紅色車標多用于中低端車型,如五菱宏光MINI EV,在中國市場辨識度極高,承載著品牌傳統底蘊;銀色車標多運用在中高端車型
傳統燃油車中有不少車型具備自動駕駛功能,例如 WEY 摩卡、上汽大眾途觀 L Pro、長安福特銳界 L 等。其中,WEY 摩卡擁有 L2 水平輔助駕駛能力,硬件配置豐富,還支持 OTA 升級,未來功能更值得期待;途觀 L Pro 前大燈智能
經常高速行駛的汽車,一般每 6000 - 10000 公里做一次保養為宜。高速公路行駛相對平穩,車輛各部件的損耗相對均勻。在這樣的工況下,6000 - 10000 公里的保養間隔能較好地維護車輛狀態。期間不僅要更換機油,空氣濾芯、空調濾芯等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