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汽車的維保特點有哪些?

不同品牌汽車的維保特點各不相同。

自主品牌的長安 CS75,保養間隔 7500 公里,6.5 萬公里總保養成本不超 5 千元。

合資品牌中,途觀 L 和 CR-V 這兩款渦輪車型,6 萬公里保養費用 1 萬以上。同級里渦輪版保養成本普遍高于自吸版,像本田 CR-V 1.5T 和豐田 RAV4 2.0L,6 萬公里累計保養成本差距達一倍以上,但帝豪 GL 的 1.4T 版和 1.8L 版保養成本差別不大。

日系、韓系、中系車一般 5000 公里或半年保養一次,德系車多為 10000 公里或一年保養一次,法系車能達 15000 公里或一年,這和發動機加工工藝、機油品質有關,保養手冊僅供參考,想延長周期可用長效 PAO 機油。

電動車保養成本低,像比亞迪唐 EV,30 萬左右售價,6 萬公里累計保養費用才 950 元,能省去機油、機濾等保養更換。

混動車型多數保養分發動機保養和整車保養兩部分,先到先保。發動機保養以時間和 HEV 里程為主,整車保養以時間和總行駛里程為主。個別車型只根據發動機工作里程和時間而定。首保有的短則 3000 公里或 3 個月,長則 5000 公里或半年。定期保養有的短則 3500 公里或半年,長則 5000 公里或 1 年,有的以總行駛里程和時間為主,短則 7500 公里或半年,長則 10000 公里或 1 年。

增程式系統比多檔 DHT 等混動系統車型保養周期更簡單,主要以增程器行駛里程為主。比亞迪旗下插混車型保養周期最短最頻繁,騰勢 D9 DM-i 保養周期也很頻繁。

德系車通常使用高性能發動機,活塞與氣缸套配合較緊,機油控制量要求高,使用時間長間隙會擴大,導致機油燃燒或泄漏。德系車維護保養復雜,要按廠家建議定期保養和更換零部件,對機油品質要求高,用劣質機油會增加磨損和機油燃燒可能,德系發動機偏向性能和高功率,要用高粘度機油,但散熱差,易導致氣門部位溫度過高,機油易在活塞環部位囤積,導致活塞環堵塞、積碳,機油參與燃燒會生成更多積碳。

美系車外形硬朗大氣,動力強勁。德系車操控性能卓越,工藝精湛。日韓系車經濟實惠、燃油效率高、可靠性強。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4.59-16.59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Q7 系列二手車價格大致在 20 萬到 60 多萬之間,具體因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車齡是重要因素之一,1 年以內準新車約 50 萬,3 - 5 年的在 30 萬到 40 萬,5 - 10 年則在 20 萬到 30 萬。里程數少的車價格
玲瓏輪胎在極端天氣下有著不錯的操控性。在雪地方面,玲瓏輪胎獲得相關實用新型專利,憑借獨特花紋結構,如設置不同溝槽來優化排水性能,提升了雪地和濕滑路面的操控性,保障了惡劣天氣下的行駛穩定性。在濕滑路面,它抓地力優異,抗水滑性能良好,獨特的橡膠
保養增壓柴油發動機以延長其使用壽命,需從多方面入手。首先要選對潤滑油,它需具備抗氧化、抗磨損等多種優異性能,像統一超粘王CH - 4就很適用。同時,按時更換機油和“三濾”必不可少,長期使用的機油會變質,而“三濾”關乎發動機性能。此外,定期清
汽車百公里油耗和實際油耗的差距并無固定數值,通常實際油耗會高于百公里油耗。官方公布的百公里油耗是在理想路況、溫度、載重、駕駛方式以及車輛公里數等條件下測得,較為理想化。而在實際駕駛中,個人駕車風格、不同路面和路況等因素,都會使油耗千差萬別。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