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油質檢測的標準流程是什么?
油質檢測的標準流程如下:
首先是取樣,用帶有吸頭的小瓶子或管子從油中取出樣本,要遵守安全規程。
接著觀察樣品的顏色和透明度,記錄下來以輔助判斷油質。
然后使用粘度計測量粘度,這是重要指標。
再將油加熱,觀察是否燃燒來測閃點,了解其安全性。
還要用專門設備測水分含量,水分影響很大。
用金屬探測器檢查有無金屬顆粒。
通過顯微鏡觀察找雜質。
如果油含添加劑,需進一步檢測分析。
根據油的標簽或說明確定油品種類。
之后將所有數據信息結合分析油質。
對于切削油和主軸油等油品,倉庫人員通知 IQC 檢驗。先查看材質證明 MSDS 是否符合要求,再看 SGS 是否過期。接著檢驗外觀、氣味、色澤、有無水分、雜質等,同時取少量送去化學實驗室測黏度、閃點及成分。切削油運動粘度要求為 13.5 - 16.5mm2/s,主軸油為 19.8 - 24.2mm2/s,測量時間不少于 200 秒,連續測 5 次取平均值。正常開口閃點,切削油須在 110 以上,主軸油在 150 以上。黏度與閃點合格后,用試水尺測水分,有水分就判退。抽檢發現數量少,按最低數量收取并讓供應商賠償。檢驗有異常就停止,通知主管和采購,退貨并開品質抱怨單。檢驗都合格就放固定區域存放,注明標示并蓋 IQC 章,IQC 填合格單并蓋章。
檢測操作時,開機先輸入“油品名稱”“產品編號”并確定,返回主菜單。默認上限值 4.6,下限值 2.8,閥值根據現場和報廢指標參考值改。點擊“開始測量”,結束后保存、打印,顯示綠色表明油質良好可繼續用,黃色表示可用但要常檢測。
測酸值時,取 50ml 乙醇溶液在錐形瓶中回流 5 分鐘,取 1 克樣品,加回流后的乙醇溶液和指示劑等。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將臺附近給汽車搭電,需先準備搭電線等工具,按先正后負的順序連接兩車電瓶,啟動救援車后嘗試啟動虧電車。具體而言,要準備好外徑起碼10mm以上、長度約3米的正品搭電線,讓兩車車頭相靠打開引擎蓋。先將紅色夾子連兩車電瓶正極,黑色夾子連施救車電瓶負
從外觀判斷電瓶是否修復過,可以留意外殼、標識、接線柱等方面。若電瓶外殼有修補痕跡、結合處縫隙不均且有膠水殘留,標識模糊或有涂改跡象,接線柱存在腐蝕或氧化現象,那么大概率是修復過的。此外,新電瓶生產日期清晰規范且較新,而修復過的可能模糊不清或
車輛搭電救援常見的聯系渠道有很多,包括親朋好友、救援服務熱線、道路救援 APP、保險公司、4S 店以及一些官方救援電話等。聯系親朋好友方便又熟悉,成本低還能共同商量對策;救援服務熱線專業且響應快;道路救援 APP 下單便捷,可查看救援進度;
查找附近提供汽車搭電服務的電話,有撥打專業救援平臺號碼、借助手機應用、聯系保險公司等多種方式。比如 4008603816、4008781356 等專業救援電話,背后有經驗豐富的團隊,提供多種救援服務且隨時待命;手機地圖軟件輸入關鍵詞能直觀看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