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汽車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裕隆汽車是臺灣知名的汽車制造商,歷史發展歷程豐富。

1953 年 9 月 10 日,企業家嚴慶齡響應“發動機救國”號召創辦“裕隆機器制造有限公司”,資本額 200 萬新臺幣,業務是機器制造銷售,10 月新店廠建廠。

1955 年,生產出第一臺屬于臺灣人的自主發動機,排量 2.2 升,最大輸出 75 馬力,性能較強悍。

1956 年與美國威利斯技術合作制造出臺灣第一輛吉普車 LY-1,滿足政府和軍隊用車需求。

1957 年,嚴慶齡為證明中國人能造車,舉辦臺北到高雄長途路試,成功消除民眾疑慮,LY-1 于同年 10 月正式上市,且改進款銷售持續到 1977 年,同年還和日產簽訂技術合作合約。

1960 年更名為“裕隆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與日產的處女作裕隆青鳥 YLN-701 懸掛裕隆標志問世,此后所有汽車都掛裕隆商標銷售。

1981 年 5 月,裕隆在苗栗三義籌設“裕隆汽車城”投入生產,3 月嚴慶齡逝世,夫人吳舜文接任董事長,8 月在桃園龜山工業區成立工程中心。

1986 年,臺灣第一輛完全自力設計生產的小轎車“飛羚 101”正式出產上市。

1989 年,嚴慶齡獨子嚴凱泰被召回臺灣接掌領導權并主持改革。

1992 年 9 月,全面更新企業識別系統,啟用第二代商標,英文名稱“Yue Loong”改為“Yulon”,1993 年起部分車輛改掛日產商標。

1995 年 11 月,實施“廠辦集中”。

2000 年成立“裕隆亞洲物流中心”。

2003 年分割重組,與日產、通用等擴大合作。

2009 年發表新自有品牌納智捷。

2010 年東風裕隆由東風汽車和裕隆汽車以 50:50 股份比例合資組建,納智捷品牌車型在國內生產,2011 年納智捷首款車型大 7 SUV 正式上市,第二年銷量突破 3 萬輛,后續又推出優 6 SUV、納 5、銳 3 等車型。

如今裕隆在總經理姚振祥、副董事長許國興等領導下秉持“根留臺灣、放眼國際”理念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膜一姐、固馳、智博士、山由、保鏢車衣、美基等國產品牌汽車車身貼膜有較好的耐刮性。膜一姐采用航天級聚碳酸酯型TPU材料,劃痕自修復出色;固馳特定系列用美國原裝進口光學級TPU基材,抗刮良好;智博士以優質TPU材質具備抗刮耐磨性能;山由選用高性
張文電瓶修復中心位于長沙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該修復中心于 2021 年 9 月 7 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張文,雖從業人數僅 1 人,但憑借專業技術和耐心服務,致力于為電動車電瓶等提供修復方案,滿足周邊民眾的電瓶修復需求,在當地逐漸積累起一
剛換的新電瓶充電時最好充滿再拔。新電瓶出廠時電量往往不滿,充滿有助于激活電池性能,保證其處于最佳工作狀態,還能延長使用壽命。若首次不充滿,頻繁虧電會損害電池。不同類型的電瓶,充電時長存在差別,例如鉛酸電瓶首次充電 10 至 12 小時,AG
小二電瓶損傷程度不同,修復價格在幾十元到幾百元間波動。當損傷輕微時,如一般性硫化問題,修復成本相對較低,小型汽車電瓶在一些地區可能低至 50 - 100 元。而若損傷嚴重,像極板嚴重老化、短路等情況,大型電瓶修復費用可能達 200 - 50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