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哪天蘋果發布會出現了汽車 友商皆驚呆
作者:車仔面 標簽:蘋果 iPhone 7 蘋果汽車 2017-10-18 15:25:31
今天一早起來,朋友圈就被五光十色的蘋果邀請函給刷屏了,除了廣大土壕消費者惦記著蘋果發布會,還有一大波友商也一旁伺機反撲。話說,蘋果發布會正如大家所料,無非就是更新了IPhone 7、全新MacBook Pro以及Apple Watch 2,大家還記得喬幫主從口袋里掏出iPhone 4說要革新手機時的經典瞬間嗎?若在未來,蘋果發布會現場出現了蘋果汽車也說要革新汽車,那么發布會之后.......
本文純屬胡扯YY,畢竟蘋果要是真心想造車,這樣的此時此景必然會出現,權當本文提前好幾年或十幾年發布吧。
手機友商們:說好的九月圍剿戰呢?
▍蘋果發布會前夕
一眾手機友商正在密謀著手機新品的發布節奏,它們更關心的是蘋果到底什么時候發布,又該選擇怎么樣的發布策略。
●手機友商A:"咱們新品只是個套娃產品,增加了藍色配色也不是IPhone 7的對手呀,好吧,我們搶在蘋果發布會前發布“(立即備貨,現貨開售!!)。
●手機友商B:"什么!蘋果也9月7日發布!竟然撞期了!我們發布會場地都訂了,邀請函也發了,直播網紅也定了,改不了。好吧,咱們只好與蘋果正面死磕了“(幸好中美還有時差,關注度不至于太難看)。
●手機友商C:"我們產品具備了iPhone 7的所有亮點,拍照媲美單反,做工有情懷,價格也更有優勢,咱們就等待與蘋果撕逼吧!“(已備好100種對比吐槽蘋果無創新的方法)。
正如過去幾年的套路一樣,手機友商們等待開展一場轟轟烈烈的“九月圍城”肉搏戰。
然而,直到One More Thing環節,蘋果汽車緩緩駛入現場舞臺,當家CEO仿佛喬布斯上身地說:“這是我們想帶給大家的全新汽車”。
▍蘋果發布會過后
于是乎,手機友商們炸窩了!
●手機友商D:"我們之前發布手機時順帶發布的可撞擊玻璃逃生的車充,看看能不能兼容全新的蘋果汽車......快去“。
●手機友商E:"趕緊集合技術磚家們研討下怎么把安卓手機用上CarPlay“。
●手機友商F:"同志快醒醒,咱們的生態受到了嚴重威脅“。
汽車友商們:怎么就和蘋果成友商了!
▍蘋果發布會前夕
一眾汽車廠商都忙著自家汽車新品的參展、發布、上市、試駕、甚至是美化PPT等的忙碌工作。
●汽車友商A:“這張汽車渲染圖還不夠酷,咱們車標不夠大,放在PPT里不大氣,讓設計濕去改改”。
●汽車友商B:“多放些蘋果要收購我們的假信息,把我們熱度炒起來”。
●汽車友商C:“聽說蘋果7快發布了,快入手一批降價的iPhone 6s當作購車抽獎禮品吧“。
正如過去幾年的套路一樣,汽車友商們都以為這只是一場普通蘋果手機發布會而已。
然而,直到One More Thing環節,蘋果汽車緩緩駛入現場舞臺,當家CEO仿佛喬布斯上身地說:“這是我們想帶給大家的全新汽車”。
▍蘋果發布會過后
于是乎,汽車友商們也炸窩了,怎么一夜之后,我們競品分析就多了個賣手機的“蘋果”!!!
●汽車友商D:"蘋果汽車直接威脅到我們高端車型,要不要出“XXL(兩個+)的長軸版?”“。
●汽車友商E:"趕緊打聽下蘋果汽車是否要找中國的代工方,咱們產能過剩,可以談談合作”。
●汽車友商F:"咱們的工廠建設進度如何?一定要搶在蘋果汽車前量產呀“。
講真,蘋果造車這事真靠譜嗎?
神秘的蘋果汽車項目代號為“泰坦計劃”,目前官方尚未承認自己是在造車,不過從團隊建設、合作投資以及申請專利多方面消息都指向蘋果正在造車的事實,蘋果至少正在研發與汽車相關的硬件或技術。有消息傳聞蘋果或在2021年推出旗下首款電動汽車。
在團隊建設方面,蘋果項目啟用了開國元老鮑勃•曼斯菲爾德(Bob Mansfield),他在喬布斯時代曾成功推出MacBook Air、iMac、iPad等劃時代產品,曾被譽為“硬件天才”。即便2013年離開蘋果管理團隊后,仍擔任蘋果顧問直接對庫克報告,之后負責一些特別的項目,例如去年推出的Appkle Watch。另外,在近半年內,蘋果從福特、通用、豐田、特斯拉和多家電池公司挖人,組成了600人的研發團隊。
在技術方面,蘋果公司正與韓國一家電池開發公司(傳言韓國的Orange Power公司,該公司專注于電池研發,且擁有空芯電池專利權)合作,準備研發載創新性的空芯電池,這被看作蘋果是為未來Apple car埋下的大招。和封閉的圓柱形電池相比,只有“兩根手指”大小的空芯電池技術能夠給單個電池單元更大的空間,改善中心氣流,在充放電循環當中散熱更快,應用后電動汽車上碩大而沉重的冷卻系統將不復存在,可以降低整車自重。此外,空芯圓柱電池還可以在無需焊接的情況下進行串聯或者并聯,讓維修和單獨電池單元的替換變得更加方便。
另外,蘋果公司于近期申請到了第一項與汽車相關的專利。類似于曾在倫敦街頭出現的單層連接巴士,這項專利中涉及到用鉸接式連接兩個車廂的方法。根據有關此專利的描述,該發明將涉及到一輛鉸接式車輛,還包括控制第一個車廂轉向構件和第二個車廂連接機制的一種轉向裝置。另外,車輛中的供給空間還包括一個由加熱裝置構成的去除機制。至于蘋果申請該專利到底為了什么就不太清楚,畢竟人家申請專利都具有前瞻性。
價格方面,經常出沒在The Verge和Engadget的投行分析師Gene Munster認為蘋果產品一直都是擔當高端的角色,更何況是在汽車這一塊上,因此他預測這個價格將不會太低,會在75000美刀左右(約人民幣48.9萬元)。
編輯點評:本文純屬個人胡扯,并無惡意去中傷任何一個有獨立創新能力的友商。可以確定的是,蘋果未來一定會進軍汽車領域,至于是不是非得從零開始自主造車?還是與其他車企合作?這就無從獲知了。終極問題來了,少年,你還有多少個腎可以買蘋果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