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思域這類性能車為啥喜歡在紐北刷圈速?
作者:車仔面 標簽:紐北 思域 2017-10-18 15:26:43
上周,本田思域以7分43秒8的成績奪回了紐北前驅王的殊榮,當然,這思域不是路上見到的普通思域,而是帶“Type R”后綴的高性能小鋼炮。那車企們為啥喜歡扎堆紐北刷圈速呢?
接下來你將看到以下信息:
1| 通常所說的“紐北”具體僅指的是德國紐博格林北環賽道,不帶南圈;
2| 紐北賽道被F1拋棄的原因;
3| 為什么它們喜歡在紐北飆車;
紐北是競速的代名詞,它就如車企競速擂臺般的存在,人稱“綠色地獄”、“真理之環”。準確來說,這些車是在紐博格林賽道上跑,這個賽道分為的Nordschleife賽道(即“北圈”,全長約22.81km)和的Sudschleife(即“南圈”,全長約7.75km),兩個賽道共用2km多長的發車區,而我們常見的刷圈數據皆在北圈產生,所以簡稱“紐北”。
能來紐北刷紀錄的車都不簡單,一般是你買不起的超跑,或是你買得起的家用車的超級加強版。如這輛思域Type R是基于兩廂版外觀打造的,從內到外都經過技師們特別調教的,帶著整個車企家族榮譽出發的。
(圖注:正在調教的思域Type-R)
即便來自英國的Radical SR8LM以6分48秒成績長居紐北圈速首位,不過,大家更愿意將‘“最速量產車頭”銜頒發給蘭博基尼小牛,至于有人納悶為何蘭博基尼小牛跑得比大牛還快,我只能說輕量化是取勝的關鍵。
(數據來源:https://nurburgringlaptimes.com/lap-times-top-100/)
去年,蔚來汽車打破原電動車紐北記錄(7分22秒),以7分5秒12的成績奪得“全球最速電動車”的稱號,總榜排行第六。然而它刷完紐北紀錄后并不滿足,去年11月創造了法國Paul Ricard賽道最快電動汽車圈速紀錄、2017年2月創造了德克薩斯美洲賽道最快量產車圈速紀錄、2017年3月創造了上海國際賽車場最快量產車圈速紀錄。
(圖示:蔚來EP9在德克薩斯美洲賽道上)
而剛從大眾手里奪回紐北前驅王的本田思域Type-R雖然提升很大,但其成績僅僅是排在64為而已,前驅車純粹競速仍有先天不足的劣勢。
(數據來源:https://nurburgringlaptimes.com/lap-times-top-100/)
(圖示:本田思域Type-R在德國紐博格林北環賽道上)
紐北圈速激烈程度難以想象,即便你剛好跑進8分鐘以內的成績,也不一定排得上Top100......前100名的成績都在8分鐘以內,所以能否跑進8分鐘成了紐北圈速的及格線。第100名是法拉利360 CS,它的成績為7分56秒,正在等待后來者把它甩出Top100。
(數據來源:https://nurburgringlaptimes.com/lap-times-top-100/)
▍被F1拋棄的賽道
本來紐博格林賽道在F1賽事的地位挺特點的,你看命名,一般分站的命名都是以舉辦國命名,如巴西F1大獎賽、澳大利亞F1大獎賽等等,而紐博格林賽道首次舉辦的F1比賽就被稱為“歐洲大獎賽”。
(圖注:人稱綠色地獄的紐北)
不過由于考慮到賽車安全性、長距離救援困難以及不利電視轉播等綜合因素的促使下,紐博格林賽道很快就被F1賽事所拋棄。
問題來了:車企們為何扎堆在一條被F1大賽拋棄的賽道飆車呢?
▍原因1:賽道地形:
在紐北你必須對所有物理現象懷有敬畏之心,在叢林間穿梭,看著生機勃勃的綠色的背后,說不定都彌漫著死亡的氣息。
紐北擁有177個彎道,不乏盲彎,車手對于每個彎的切入安全速度必須了如指掌;整條賽道海拔落差300米,這意味著要不斷地上坡與下坡。
路面與緩沖區都比較狹窄,同時較高的路肩石對越界的車輛并不友好,一旦車手失誤壓到路肩,極易造成失控而致車禍。
同時,紐北賽道并不是我們想象中平整的比賽專用車道,長約22公里的賽道路面由不同材質拼接而成,路況十分復雜、顛簸。當然,紐北更像是一個先壓抑你的速度,然后在末端的大直道釋放你所有情緒,車輛可以在此路段飆至較高瞬時速度,蘭博基尼小牛在這段路跑出了304km/h的時速!
上述這些因素對車手的技術、體力和車輛的底盤、轉向、制動、車身剛性、引擎、輪胎抓地力等綜合素質都是一個極大考驗。
▍原因2:橫向對比
以前上學時做對比試驗,大體條件相同情況下,只需改變其中一個變量就能測出變量對結果的影響力。同樣,車企們單純擺出馬力數據不足以證明自己就是輛好車,就是比你好。那么,紐北這個賽道恰好能保證“大體條件相同”這個前提,而汽車則成為了唯一的、主要的變量。大家處在幾乎一樣的跑道上,這樣跑出來的成績就具備橫向對比的意義。
(圖注:蔚來EP9紐北飆車時的車內畫面)
這個道理與我們之前討論的工信部公布的綜合油耗一樣,數據都是在比較理想的狀態下刷出來的,對實際情況存在差異,但這數據擁有的橫向對比價值,可以讓你直觀地得知A車比B車更省油、或B車比A車更快。
(圖示:路面施工時的紐北賽道)
不過,弱弱地問句,不同車手駕駛同輛車所產出的不同成績算是一個小小“變量”嗎?好吧,我們姑且當他們都是比較頂級的職業車手,成績不分伯仲。除此之外,天氣也是個不小的變量。
▍它還是這樣的紐北
斗快?我們比不過你,只好比其他致勝了。
例如比粉絲數,一輛中國的國產車去跑紐北的新聞絕對比蘭博基尼再破紀錄關注度大,畢竟吐槽也是一種關注。2009年10月,中國奇瑞自主研發的瑞麒G5創造了8分56秒81的成績,這是國產車首次跑紐北,當然這輛車同樣對適應賽道做了強化設計,最終,勉強地跑進9分鐘以內,也是很厲害了。
(圖示:奇瑞瑞麒G5在紐北賽道馳騁)
值得一提的是,這輛瑞麒G5是一輛定位于中高級轎車,它完成的紐北壯舉后再無自主品牌來挑戰過了。遺憾的是,聽說最后瑞麒G5因為改裝幅度過大,而被取消成績,官方微博也難覓紐北紀錄蹤影,貌似取消成績屬實。不過,我們還是很期待下一個來自中國的挑戰者,例如比亞迪,因為“紐北跑不過秦”這句話都被網友們刷屏了,大家齊心慫恿著比亞迪秦挑個時間去刷下圈速......
汽車四輪跑常見,兩輪斜著跑非常博眼球。韓岳駕駛著寶馬MINI以45度傾斜角、兩輪著地的形式,耗時45分鐘完成是德國紐博格林賽道的首個特殊駕駛圈速紀錄。
報道稱,韓岳在挑戰過程中,由于天氣變化無常,路面濕滑且有冰雹,為了保持平衡,他全程得承受巨大的身體與心理的壓力,實屬壯舉!他所駕駛的MINI亦被紐博格林北博物院收藏了。
平時實際道路上開不了那么快,咱們還是比比油耗吧。2014年,普銳斯跑了一圈紐北,單圈成績20分59秒很是溫柔,但它傲嬌地稱自己油耗為0.4L/百公里,你們一眾油老虎一圈下來的油耗夠我跑很多圈紐北了。普銳斯試圖刷新紐北最低油耗,當然不跟蔚來EP9這類電動車比。
不過這里要強調下,普銳斯量產版本的百公里綜合油耗為2.15L,之所以在紐北跑出0.4L/百公里的成績,得益于這輛車改用低阻力輪胎并添置了前后大包圍和尾翼,并且全程幾乎處于純電模式,僅在長上坡路段啟動了汽油發動機。
對于車迷來說,紐北也是朝圣地之一,其實它并不神秘,有固定的開放時間段,費用也還挺親民的。網友在紐北攻略上表示,自駕車跑四圈紐北的費用為97歐元(約合728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