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鐘學丹:云成為汽車產業新生產力,車云一體是競爭關鍵
8月1日,第九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CICV 2022)在北京舉行,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鐘學丹出席全體會議并發表主旨演講《車云一體,助力汽車產業構筑云上新生產力》。鐘學丹表示,隨著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大規模投入市場,云計算已經成為汽車產業重要生產力,車云一體化的數據驅動將成為汽車產業的競爭關鍵。
【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鐘學丹】
2022年是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等技術大規模商用的關鍵一年。一方面,L3級以上高階自動駕駛即將大規模投入市場,中國市場對相關技術的需求尤其旺盛,高于全球市場增長率。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用戶對于智能科技的付費意愿和要求在不斷增長,如何拓展智能科技盈利模式成為車企新考驗。同時,隨著國內政策法規、行業標準的落地,進一步引導行業向安全合規、有序發展。綜上核心變化和需求,云作為一個靈活開放、彈性可拓展的載體,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生產力。今年以來,汽車行業用云需求愈發旺盛。
鐘學丹表示,云端是軟件持續迭代和進化的基礎,未來將基于云端去定義智能、定義體驗、定義新的商業模式。車云一體化的協同發展所帶來的核心價值可以概括為三個點:更加極致的用戶體驗、不斷優化的研發效率,并隨之帶來企業業務韌性的不斷增強。
今年是騰訊布局汽車產業的第五年,騰訊從車聯網起步,助力推進汽車智能化,不斷豐富車載應用生態。同時,逐步推出專有化的云解決方案和數字化平臺工具。通過車端、云端的完整產品布局,助力汽車產業“車云一體化”發展。截止目前,騰訊已經為100家車企及出行科技公司提供云服務支持。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業界同仁、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非常有幸參與此次技術年會,與各位探討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真知灼見。
今年上半年,汽車產業經歷了短期的震蕩,但并沒有影響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今年我們看到幾大核心的變化。
核心變化一:自動駕駛已經步入量產前夜,中國市場對技術的需求尤其旺盛,高于全球市場增長率。
據今年一季度統計,L2級自動駕駛的新車滲透率已經達到23.2%。 近期多款新車已經搭載了高算力計算平臺、激光雷達等面向L3級以上的硬件配置。預計到2023年,L3以上高階自動駕駛將大規模投放市場,這難免會產生巨大的研發和運營投入。如何更高效、更低成本的進行算法迭代和體驗優化成為行業的一大課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車云一體化、數據驅動的IT基礎設施成為必然。
核心變化二:用戶對于智能科技的付費意愿和要求在不斷增長。
德勤的一項調查顯示,90%以上的中國消費者愿意為車聯網服務付費。當智能化、OTA成為車輛標配,如何拓展智能科技盈利模式成為車企需要應對的新考驗。好的體驗不再是堆砌配置,而是需要以用戶為導向、以數據為驅動,通過云端能力不斷升級迭代,為用戶提供按需服務,具有品牌差異化特色的體驗。
核心變化三:汽車行業進入不確定性與合規化發展并存時代。
一方面,新冠疫情反復、國際局勢動蕩等不確定性因素頻發,會為供應鏈、銷售端帶來新挑戰。另一方面,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監管體系密集出臺,引導著汽車產業向更標準、更安全和更有序地發展,對企業的數據合規、自主可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云作為一個彈性、易拓展的載體,可以幫助企業增強業務韌性、抵抗動蕩,保障行業安全合規地發展。
綜上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數據已成為新的生產要素,云成為重要生產力,車云一體化的數據驅動將成為汽車產業競爭關鍵。
今年是騰訊投入汽車產業的第五年,我們從車聯網起步,助力推進汽車智能化,不斷豐富車載應用生態。同時,我們發現云將是車端的有效補充,因此逐步推出專有化的云解決方案和數字化平臺工具。通過車端、云端的完整產品布局,助力汽車產業“車云一體化”發展。
今天我也想借此機會,分享騰訊的一些理解和觀察。
未來,云端是軟件持續迭代和進化的基礎,基于云端可以定義智能、定義體驗、定義新的商業模式。云端協同帶來的核心價值可以概括為三個點:更加極致的用戶體驗、不斷優化的研發效率,企業業務韌性的不斷增強。
首先,車云一體化帶來的第一個價值,極致的用戶體驗。通過基于云端的互聯服務,可以幫助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服務不斷升級迭代。
比如,相比于車載原生app的方式,通過部署在云端的車載小程序框架,可以更快速、低成本、輕量化的引入豐富的生態服務。微信小程序生態有320W量級規模,未來,隨著車與云端的連接更加緊密,用戶無需下載安裝,就可以即時、按需獲取豐富的內容和服務。
同時,汽車是一個多場景空間,用戶在出行的旅程中會面對不斷的場景切換。因此,我們也不斷思考,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選擇。通過新一代的場景引擎,可以將車端對場景的實時感知,與云端的AI和數據能力相結合,讓用戶更清楚地獲知身處何地、周邊有什么、想要的服務在哪里。并通過多模態的交互方式,可以為用戶提供更沉浸的探索體驗。
再比如,在自動駕駛場景和高級別輔助駕駛場景下,騰訊推出新一代智能駕駛地圖,通過云端實時連接和一體化的數據架構,首創性地實現了高精地圖、ADAS地圖、SD地圖的數據同源“一張圖”??梢葬槍θ斯ゑ{駛、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的不同駕駛模式自動切換地圖形態,從車道級精度到路徑級精度,多種比例尺無縫切換。這種車-圖-云一體化的形態,可以助力解決目前行業內普遍存在的各種地圖之間數據不匹配、智能駕駛系統人工接管頻率高、地圖更新頻率難以統一等制約智能駕駛功能實際應用等問題,為用戶帶來更鮮活、更真實、更精準的導航體驗。
其次,車云一體化帶來的第二個價值,優化研發效能。
效率,是車企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自動駕駛、智能汽車技術更快速的進化,除了車端感知能力、算力平臺、控制優化等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云端的數據生成平臺和算法訓練平臺。在工程實踐中,若想獲得一個算法模型,大約有70-80%的人工時間花費在數據處理上,約70-80%的機器時間用在模型訓練上。數據和計算,是驅動研發效能提升的兩大關鍵。
為更好的加速自動駕駛研發,我們引入了騰訊云業界領先的存儲加速服務——GooseFS。相比傳統存儲的接入和訪問模式,加速性能提高了10倍,這可以讓海量的數據不再遭遇價值挖掘的瓶頸。此外,我們提供的一站式算法開發、訓練框架——TI-One,可以大量節約算法訓練的成本,在模型訓練環節,算法開發TCO至少降低50%。面向研發場景,自動化DevOps、AIOps智能運維、低代碼平臺等工具,可以讓研發和運維更敏捷,從而提升軟件迭代與研發效率。
我們認為,更高效、低成本的上云,一定是符合行業特定需求的行業云。為此,我們在上海設立了一個智能汽車云專區,從云專區的硬件選型,到云上組件都是高度結合智能汽車行業特殊需求進行配置和優化。在智能汽車云上,打造了完整的自動駕駛、智駕地圖、座艙等云上自動化工具鏈等,可以為車企帶來開箱即用的專有化云端服務,從而讓車企更專注于算法優化和體驗改善。
車云一體化帶來的第三個價值,增強業務韌性。
汽車產業目前正在經歷結構性的變化,也進入到強監管、安全合規發展的時代,對企業的安全建設、數字化的運營能力以及對事故的實時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新冠疫情持續反復,國際局勢變幻等“黑天鵝”事件的沖擊下,全球汽車產業面臨著供應鏈、生產制造、銷售等環節的多重挑戰。哪些成本可能會上漲?哪些服務場景可能會被顛覆?是否應該增加一些潛在的業務機會?這都是擺在汽車企業面前的課題。
云具備更加彈性靈活、開放兼容、可持續運營的特性,可以成為汽車企業提升業務韌性的常規標配,助力車企隨時應對突發的業務,提升敏捷性,有效降低整體TCO。
在這方面,騰訊基于云和數字化實踐的經驗,結合汽車行業的業務特點,可以借助云平臺的數字底座,實現研發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管理智能化、運營智能化,持續助力汽車產業增強業務韌性。
云已經成為汽車產業不可或缺的新生產力。以云為核心,為汽車產業升級提供數字化支撐,是騰訊最適合的角色,也是最互補的合作方式。一方面,我們持續夯實云底座能力。騰訊是中國首家、全球第五家運營服務器超過百萬臺的公司,并將在全國新建多個百萬級服務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集群。同時,騰訊云峰值帶寬也突破了200T,全球部署2800+加速節點,存儲規模達到EB級別,服務和流量方面保持全球第一梯隊。
最近,騰訊海量自研業務已經實現全面上云,大家熟悉的騰訊產品將全都跑在了騰訊公有云上,這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的云原生實踐。這說明,騰訊云的安全穩定、可拓展性,經受得住國內最大規模互聯網應用、10億級用戶高頻服務需求的考驗。
在騰訊云底座之上,我們面向汽車行業各環節的特殊需求進行定制開發,圍繞智能汽車云、數字營銷、辦公一體化、工業制造等場景,推出了130+個云上行業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有100家車企及出行科技公司使用了騰訊云服務。
站在汽車產業結構升級的重大時期,騰訊堅持做好數字化助手角色,專注自身所長三個領域:第一,深耕云、圖為核心的基礎設施;第二,發揮好C2B連接價值;第三,共建開放生態。
從單車智能到車云一體,再到智慧交通、智慧城市,騰訊將充分發揮好以上三個維度的能力,將人、車、路、云都能夠連成一張網,在云端實現人車路的實時計算,助力交通運營管理體系之間信息暢通,企業一體化管理和運營效率更高,用戶服務更及時、更極致。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分享,也非常歡迎業界同仁與我們進一步交流探討。謝謝大家!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