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硬件漸足,還需軟整合
只要你稍微關注一下中國的汽車行業,相信你就會知道吉利是一個汽車品牌。就算沒聽說過吉利,也會對李書福這個名字有印象。所以,“高調”是吉利多年來最大的亮相。“高調”可以帶來推廣效果,但也會有副作用?!案哒{”恐怕不利于大家對吉利本色的解讀。
事實上,吉利現在手里有幾塊硬件:
生產線的設備投入無疑是吉利手握的硬件之一。吉利是眾多新自主品牌中造車時間最長的品牌。它一開始就得摸著石頭過河,這樣的吉利經歷的波折比別人多。當初甚至有手工造車的歷史。即使后來成為大規模生產,也還是非主流的做法,汽車的科技水平自然難以稱之為主流。現在,一直在摸索的吉利已經學會了如何融入生產設備的主流。帝豪生產線就是這樣一條國內先進的生產線。
吉利的硬件還包括從海外收購的DSI和沃爾沃。雖然DSI變速箱公司在被收購時已經處于沒落狀態,但我相信DSI的變速箱技術儲備仍然是一筆財富,尤其是目前國內自主品牌在自動變速箱領域還比較薄弱。沃爾沃是中國汽車的技術巨頭,正因為如此,吉利的收購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高層次人才也是吉利的硬件。說到人,李書福無疑是吉利最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眼的一個,但車不是一個人能造出來的?,F在吉利的高層越來越“大氣”,因為已經開始吸引很多資深汽車從業者加入。眾所周知,以華晨聞名的趙福全加入吉利執掌R&D多年,吉利的“技術轉型”離不開他。還有一些我們媒體比較熟悉的,比如吉利的公關總監楊學良,他長期負責捷豹和路虎中國的公關事務。就在我們采訪的幾天后,我們得知福特中國前副總裁許國楨受邀加盟吉利,將負責吉利的全球推廣事務。
雖然硬件質量越高越好,但再好的硬件也需要“軟”的整合,才能幫助吉利真正成長。
因此,吉利將擴建更先進的生產線,繼續加大生產設備的投入;將成立動力總成公司,其中變速箱部分很大程度上是整合DSI的技術儲備;吉利將建立一個全新的技術中心,包括一個安全碰撞實驗室,相信在這里將融入更多的沃爾沃遺產。
在吉利的行程中,我們了解到了很多清晰的規劃,看到了吉利在努力“消化”上述硬件。當然,策劃畢竟是策劃,不能算作吉祥成就。只要不結出果實,這些軟整合還在繼續。
返回“探索吉利營”首頁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