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曾最近非常糾結,他女朋友最近準備買車,作為汽車編輯的他自然要出謀劃策,由于是女朋友家里出資購買,最后還是要她的父母認可才行。只是這個時候一個奇怪的現象就出現了,小曾給他女朋友推薦的車型全都被他女朋友父母否掉了,很簡單的一個理由,不喜歡日系車。我也很奇怪明明不算日系車粉絲的小曾為什么會全部推薦的日系車。
“說起來,你也不是日系粉絲,這次怎么全推薦的日系車呢?”
“說實話,我沒有固定那一車系去推薦,就是分析了一下她的用車需求”
“那你怎么分析的?說說看?”
“她雖然拿了駕照有2年了,但沒怎么開過車,停車入庫的技術特別差”
“所以,得是小車,好停的?”
“對,還有她力氣小,要找方向盤助力調校較為靈敏的,就是方向盤輕的”
“哦,我懂了,所以你第一時間想出來的車型全是日系車?”
這好像確實是我們的一個固有認知,找一款體積小好開好停的車,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日系車。當然這樣的印象也不是平白無故出現的,這和日本本土汽車市場的發展有關系。在戰后重建經濟時期的日本,普通老百姓的消費水平并不高,當時的為了促進消費,也為了讓老百姓能夠更加方便,一種特殊的車型Kcar就出現了。最初日本對于Kcar有嚴格的定義,購買排量0.36L以內(后期放寬到了0.66L),尺寸不超過規定(長3400mm,寬1340mm,高2000mm)的車可以不需提供家用車位證明。這個家用車位證明就是自己擁有車位的意思,在人均面積十分緊張的日本,這種優惠政策和我們國內不用搖號拍賣指標的有著同等意義。

為了滿足Kcar的定義規則,日系廠商也花大力氣研發了不少這樣的車型,其中也有些很有趣的車型,例如平成時期的三大K-Car跑車,即所謂的ABC。A是馬自達AZ-1,B是本田beats,C是鈴木Cappuccino。鈴木Cappuccino在《頭文字D》里曾有登場,靠車身輕巧作為殺手锏,逼得主角險些落敗。當然這些只是時代的產物,現在的Kcar哪怕在日本也不再像往日那樣風靡,但體型小、油耗低、好開好停的造車思路卻對日系車企有著深遠的影響。
顯然近期發布的豐田Aygo X也保留很多Kcar車型的設計思路,雖然還是在堅持內燃機,但是將Kcar車型的精髓和現在降低碳排放的時代需要結合到了一起,1.0L三缸的發動機或許或被不少國人嗤之以鼻,但是最大功率72Ps,最大扭矩93N·m,匹配5速手動變速箱或CVT變速箱,這樣的動力總成也為百公里僅為4.7L的油耗提供了基礎。

Aygo X基于豐田的GA-B平臺打造,整體設計思路貫徹了體積小而空間不小的思路,與其說是一款小型SUV不如說是一款跨界風格的微型車,外形設計與之前發布的豐田Prologue概念車保持一致,細節上更加結合實際,前格柵沒有傳統的進氣口設計,而是將進氣安排在了格柵的下方,造型上現代感十足。雙拼色的設計不像傳統意義上的Kcar那樣無趣。

“如果她父母實在不喜歡日系車,你就推薦個德系車吧”
“我也是這樣想的,德系的小型SUV也不錯”
“其實老一輩的人會有一些固有認知,和他們那個年代接觸的信息有關系”
“那著就是我無能為力的了”……

寫在最后:
Kcar車型其實并不適合中國市場,雖然像昌河鈴木北斗星也有過不錯的銷量,但是中國消費者并沒有對車輛體積像Kcar那樣極度化的需求,普通的緊湊型轎車或者小型SUV更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但是Kcar時代留下的設計思路其實在全球都減少碳排放的大環境中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畢竟構建環保型社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