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人們,今天必須得跟你們嘮嘮這汽車空調的內外循環。我自己都開了 10 年車了,之前也一直迷迷糊糊的,最近可算是徹底搞明白了。咱平時開車,這空調肯定是常用的,可要是這內外循環用不對,那可不光是影響舒適度,還可能對健康有影響呢!
咱先來說說這外循環,它到底是干啥的呢?簡單來講,外循環就是把車外的新鮮空氣給引進來。比如說,你跑高速的時候,開久了是不是感覺車里空氣悶得慌,腦袋都有點昏昏沉沉的?這時候,你就得把外循環打開。我有一次跑長途,開了幾個小時,就感覺車里空氣特別混濁,人都快沒精神了。后來我反應過來,趕緊打開外循環,沒過一會兒,新鮮空氣就進來了,整個人都清爽了不少。這外循環啊,就像是給車子開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戶,能讓車內時刻都有新鮮空氣補充進來,尤其是在長時間駕駛的時候,定期切換到外循環那是相當重要,一般我建議每 2 - 3 小時就切換一次,每次保持 15 - 30 分鐘,這樣能大大降低車內二氧化碳的濃度,防止駕駛員和乘客感到疲勞。
再講講內循環,它和外循環的作用可就不太一樣了。內循環主要是用來阻隔污濁氣體的。比如說,你在城市里堵車的時候,周圍全是車,尾氣那叫一個多。這時候要是開著外循環,尾氣就都跑車里來了。我有一回早高峰堵車,沒注意循環模式,結果車里一股尾氣味,可把我熏壞了。從那以后,我只要一遇到堵車,就趕緊把內循環打開。還有啊,當你經過工廠、垃圾處理廠這些地方,或者是在霧霾天、花粉季的時候,內循環就能發揮大作用了,它能有效阻止那些污染物、過敏原進到車里,給你一個相對干凈的車內環境。
那這內外循環具體該咋操作呢?其實大部分車都挺簡單的。一般在空調控制面板上,都有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按鍵。內循環的按鍵通常會有一個汽車內部循環的箭頭圖標,你按下它,指示燈亮了,那就表示進入內循環模式了;再按一下,燈滅,就又切換回外循環了。有些高級點的車,配備了自動空調系統,它能根據車內外空氣質量傳感器的數據自動切換循環模式。不過我覺得吧,就算有這自動功能,咱自己也得心里有數,該手動干預的時候還是得手動來。
下面我再給大家講講在一些常見場景下,這內外循環到底該咋用。就說夏天剛上車的時候,車里被太陽暴曬,那溫度高得像蒸籠一樣。這時候,你得先打開外循環,同時把窗戶也打開,這樣能加快散熱。我一般會等個幾分鐘,感覺車里溫度沒那么高了,就把窗戶關上,然后切換到內循環,再打開制冷。這樣操作,降溫速度特別快。還有冬天,剛啟動車輛的時候,別急著開空調。等發動機溫度升高了,咱先開加熱內循環,讓車內溫度快速升起來。等溫度穩定了,再適度切換到外循環,和車外交換一下空氣,不然一直悶在里面也不舒服。
再比如說下雨天或者霧天,這時候車窗玻璃特別容易起霧,影響視線。這時候咋辦呢?你只要按下前窗的除霧鍵,降低點溫度,再把風量加大,同時開外循環,這樣就能快速把霧氣除掉了。我之前有一次下雨天開車,沒及時處理霧氣,眼前一片模糊,可把我緊張壞了。從那以后,我就記住了這個操作方法,再也沒被霧氣困擾過。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