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廈門陳女士在2025年6月份購入的全新電動汽車出現了爭議;該車整車合格證顯然生產日期為6月10日,但是電池包(動力電池組)上標注的出廠日期是2023年7月!一臺全新的電動汽車所使用的動力電池近乎提前了兩年落地,這樣的汽車會不會有問題呢?于是陳女士提出了質疑。
隨后門店負責人稱車輛是由廠家裝配好并發運,用什么時候的配件是門店無法控制的;并且電池組依然是原裝件,并不影響車輛和總成的質保。

面對這樣的結論可否接受呢?
筆者認為這樣的解釋即便不能接受也不得不接受,因為門店確實無法控制發運車輛的配件生產日期;同時汽車生產廠家并不會承諾車輛使用配件不會長期庫存,使用庫存一兩年甚至更久的配件并不違反相關法規,所以存在爭議的車輛或許只能爭議而難以退換車。但是作為汽車消費者還是要引以為戒的,在選購新能源汽車的時候要注意流程;建議先與銷售人員商定商品車的電池組出廠日期可接受的大致范圍,隨后確定具體車輛之后再簽訂購車協議。
由于動力電池是汽車最為核心的總成,并且其存在“循環使用壽命”和“日歷使用壽命”兩個概念。
說白了就是動力電池存在自放電的物理特性,各類線束和芯片也存在自然老化的問題;所以如果動力電池沒有終身質保的話,電池組庫存周期過長的車輛則不建議選擇。

反之,如果車輛提供動力電池終身質保或支持換電則無須擔心。
對于家用車而言,電動汽車的電池循環使用壽命其實是不用擔心的;因為平均下來不見得能一周充一次電,而一年不過是52.14周,在車輛的平均使用周期內的充、放電次數會遠低于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電池組容量的下滑幅度會很小。所以不用為循環使用壽命操心,重點還是日歷使用壽命。但是有不少新能源汽車品牌提供電池組或電芯的終身質保,在容量下滑到規定比例的時候即可通過質保更換;那么不論是因何種因素導致的容量下滑,車主也只需要在達到標準后申請更換即可。

對于支持換電的電動汽車而言,電池組的出廠日期完全不用在意。
因為每一次換電都有可能更換到不同批次的電池組,電池組在裝車之前可能屬于五年前的舊車、也有可能屬于五天前的新車;但不論來自新車還是舊車,換電站都會保證其安全性和對應的標準容量,所以作為車主再無需關心電池組的使用壽命,這是換電站才需要關心的問題。

再講一個注意事項:
如果購買的新車出廠日期比電池組的出廠日期早,這樣的汽車才是真正需要注意的。
汽車配件的出廠日期總會比整車出廠日期早,因為要先生產配件再運輸到汽車工廠,隨后才能進行組裝。所以配件出廠日期一定會比整車早,反之,則說明車輛在落地之后更換過新批次的配件。
也就是說車輛在成為商品之后應當出現過故障,并且進行過維修和換件。
對于這樣的新能源汽車要謹慎選購,要確定車輛對應零部件和總成出現的問題;在確定不影響車輛正常使用之后才值得考慮;新能源汽車應當重點看電池組和電動機,其余配件不用過多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