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國汽車工業迎來歷史性時刻——吉利汽車與極氪科技正式簽署合并協議,吉利將以每股2.687美元現金或1.23股新發股份的對價,收購極氪剩余全部股份。此次合并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臺州宣言》戰略藍圖的深化落地。

戰略重構:從 "九龍治水" 到 "五指成拳"
此次合并是李書?!杜_州宣言》的終極落子。2024年9月,面對新能源滲透率突破 50% 后的市場混戰,吉利率先提出 "回歸一個吉利" 戰略,隨后展開密集整合:幾何并入銀河、極氪控股領克、成立極氪科技集團。如今極氪徹底回歸,形成"極氪科技集團主攻高端市場+吉利銀河/中國星覆蓋主流市場"的清晰架構。
這一調整直擊行業痛點:此前極氪與領克在20-30萬元市場重復投入超50億元研發智駕系統,導致雙方毛利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合并后,吉利將徹底消除內部競爭,預計每年節省研發費用10-20億元,供應鏈成本下降5-8%,產能利用率提升3-5%。更關鍵的是,極氪的高端品牌基因與吉利的規?;圃炷芰ι疃热诤?,形成 "技術向上、成本向下" 的雙向突破。

技術核聚變:1+1>3
要知道合并后,也就意味著技術也將“合并”,技術協同效應迎來轉變:
一是SEA浩瀚架構全面開放,極氪獨享的 120 億元研發成果—支持充電5分鐘續航 200 公里的 800V 高壓平臺,將首次向吉利主流車型開放。這意味著15萬元級車型未來也能搭載百萬級超快充技術。
智駕資源集中,極氪原有的Mobileye EyeQ6芯片團隊與吉利自研的 "吉利大腦" 合并,形成超5000人的智能駕駛研發軍團。意味著吉利或將不久,全系車型標配L3級智駕,成本平均水平也將大大降低。
全球技術輸出,極氪與沃爾沃聯合開發的歐洲版SEA-M架構,將同時支撐極氪001 FR和吉利銀河L8的出口,實現 "一套技術、全球復用"。目前極氪 001 在歐洲的訂單已突破2萬輛,合并后產能瓶頸將徹底打破。
合并后的吉利集團擁有 SEA 浩瀚架構、雷神電混2.0、神盾電池等12項全球領先技術,研發投入規模龐大,成為歐美車企不可忽視的對手。

用戶價值重構,技術惠普下放
對消費者而言,合并是否意味著“花小錢,享高價值”:
技術下放:如極氪的電動門、無框后視鏡等配置,或將出現在吉利銀河車型里,若出現在15萬級車型上,或許會帶來更多市場。
服務迎來升級:極氪能源的千座超充站與吉利的5000個公共充電樁全面打通,用戶可通過同一APP實現 "跨品牌找樁-充電-支付" 全流程,不僅讓補能網更廣泛,充電等待時間也大大縮短。
產品矩陣優化:極氪專注30萬元以上豪華市場,吉利銀河主攻20-30萬元主流高端,中國星鞏固15萬元以下基本盤,徹底終結此前用戶在極氪001與領克09 EM-P之間的選擇糾結。

汽車網評:
當極氪的LOGO與吉利融為一體時,看到的不僅是資本的博弈,更是中國汽車人對全球競爭規則的重新定義。正如李書福所言:"一個團結的吉利,才能真正代表中國汽車與世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