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從喊出“一個吉利”到豪擲172億鯨吞極氪,李書福用一場資本閃電戰,把紐交所上市僅14個月的“藍色閃電”徹底收編回吉利六塊盾牌之下。這場被業內稱為“地震級”的整合,不僅終結了極氪的獨立之路,更掀起了中國車企效率革命的風暴!

為何必須合并?生死存亡的抉擇!?
當新能源滲透率突破60%,行業進入殘酷存量廝殺,吉利多品牌割裂的弊端徹底暴露:研發瘋狂內耗?:極氪、領克、銀河各自為戰,光是2023年三電和智駕的重復投入就超50億!同一價格區間,極氪001、領克Z10、銀河E8竟“同室操戈”。市值血流成河?:極氪美股暴跌48%,從110億縮水至57億美元;吉利毛利率跌到14.7%,較拆分前猛降3.2個百分點。小米虎視眈眈?:新勢力月銷2.5萬輛的攻勢下,“市場不給容錯空間”(桂生悅原話),吉利必須快刀斬亂麻!
172億買回什么?真金白銀的增效!?

李書福溢價4%砸錢收購(每股2.687美元現金或置換1.23股吉利股份),瞄準的是“1+1>2”的聚變效應:三電、智駕技術共享,每年省20億重復投入!極氪900V高壓平臺反哺吉利中端車;千億級采購規模壓電池成本,柔性生產線共享拉升產能利用率3%-5%;極氪借吉利8000+網點,覆蓋城市從50城飆到200城,三四線滲透率翻3倍!東南亞、歐洲出口網絡即刻打通,極氪32萬輛年銷目標直接插上翅膀。
品牌矩陣洗牌:吉利版圖終極定型!?
合并后三大品牌分工鐵板釘釘:銀河?死守10-20萬國民車市場;領克?卡位20-30萬性能賽道;極氪?專攻30萬+豪華純電;從此燃油、純電、插混、醇電全動力覆蓋,價格帶從大眾到豪華無縫銜接!

李書福給中國汽車打了個樣!“攥緊的拳頭比張開的手指更有力!”這場172億的效率革命,已超越企業自救——它證明中國汽車工業能靠消除內耗、聚焦資源,實現對全球巨頭的彎道超車。2025下半年銷量榜,將是“一個吉利”戰略的首張成績單。若成功,中國車企從“多生娃”轉向“攥拳頭”的生存模板,就此誕生!
當小米們用流量顛覆戰場,傳統車企的護城河只剩一件事——比誰更快攥緊拳頭,把子彈精準打在同一個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