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8 日,比亞迪在深圳總部舉行媒體深度交流會。會上,比亞迪集團圍繞“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技術融合成果進行了全面分享。比亞迪集團高級副總裁、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在會上表示,比亞迪將繼續深耕電動化與智能化,引領產業變革新方向。而在這一過程中,“安全始終是智能駕駛的核心,只有將技術嵌入用戶真實場景,才能實現有意義的普及。”

作為智能化戰略的核心抓手,比亞迪將輔助駕駛明確定義為“安全功能”,聚焦于降低交通事故率與緩解駕駛疲勞。這一定位不僅契合國家監管導向,也成為比亞迪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的重要支點。例如,天神之眼輔助駕駛泊車系統的使用率自發布泊車安全兜底后,從原先的40%顯著提升至60%以上。通過兜底機制建立用戶信任,比亞迪實現了技術向大眾日常出行的深度滲透。
與此同時,比亞迪在高階輔助功能方面也持續取得突破。旗下全系車型已全面搭載高快領航功能,用戶粘性高達90%,這不僅體現出消費者對產品的高度認可,也標志著輔助駕駛向主流市場的快速邁進。
在技術路徑上,比亞迪展示出“智電融合”的深厚功力。基于“璇璣架構”,公司實現了電動化平臺與輔助駕駛系統的底層打通。例如,在泊車輔助場景中,結合易三方/易四方架構所帶來的四電機驅動和后輪轉向技術,泊車效率提升高達50%至80%。這一架構還在復雜行車場景中實現小半徑轉彎等功能,部分應用已正式量產。
比亞迪通過“端側模型篩選+云端大模型數據挖掘”的雙重路徑,精準獲取如“修路”“鬼探頭”等復雜場景中的高價值樣本,持續優化算法行為向擬人化演進,增強用戶體驗自然度與安全性。
在普及層面,比亞迪以“技術平權”為理念,主動將智能駕駛功能下放至10萬元級車型,承擔起用戶認知普及的先行者角色。這一策略正如當年電動化推廣路徑,推動智能化體驗不再局限于高端市場。在海外,比亞迪也采取分階段、重適配的策略,優先開拓重點市場,充分應對本地法規挑戰。
此次溝通會上,比亞迪展現的不只是對未來趨勢的前瞻,更是腳踏實地的系統性投入。通過“以安全為錨點”的技術推進策略與“智電融合”的研發思路,比亞迪正在構建智能電動汽車新時代的技術護城河,致力于成為智能駕駛大眾化浪潮中的堅定引領者。
